华娱1997 第89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多曹轩演唱会的一线视频,杨光还加上了旅游美食当地风土人情采访,甚至他还抽空去看了一场英超比赛,这些异国元素让它的视频质量极高,也吸引了大量关注和好奇。杨光的粉丝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截止到曹轩英国演唱会结束,他的微博粉丝已经达到了120万。并成功登上了两次微博。虽然也没到大红大紫的地步,但作为一个新的账号来说,已经可以说是出圈了。

  在曹轩英国之行之后,暂时歇息了几天。杨光跟着来到德国之后也开始整军备战,然后就体验了一回红的滋味。

  喂?

  您好,我们是xx公司的,看到您的视频我们一个商业合作不知您有没有兴趣。

  采访合作商业等各方电话打爆了杨光的手机,让他应接不暇。他想过会火,但没想到会火的这么快。也没想到,随之而来的有那么多的事儿,直接把他给砸懵了。但杨光很快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的机遇,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一波流量红利,只要成名,形成自己的。个人品牌风格,哪怕日后曹轩演唱会结束,他的流量热度大损,也不至于马上被打回原形。

  杨光马上行动起来。事业刚起步,即便明知道日后的流量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多,但也没有急着变现,而是稳扎稳打,尽可能的巩固个人和账号的影响力。他是很有危机感的。来欧洲看曹轩演唱会的中国人,不止他一个。

  旁的不说,单单英国本地的留学生就有不少。杨光每次在进场之前抓人采访时都能碰上1两波中国留学生不,不只,不过很少有

  人想着直播或者拍视频,即便是拍了,也更多的是属于个人记录,质量一般,而且大多数人只看一两场,不会一直追着曹轩。没有稳定性。

  这样的业余杂牌军,肯定比不过杨光这种事先做了各种精心准备的职业自媒体。但是业余玩票的可以不在乎同行的他可不能小觑了。

  甚至就在曹宣在曼彻斯特举办的第4场演唱会的时候,就有一个《中国娱乐网》媒体记者开始模仿杨光。

  后者是专门过来跟踪报道曹轩在欧洲演唱会盛况的。类似的记者和团队还有五六家都是大媒体,其他的媒体都是转载他们和外网的新闻。

  这种娱乐媒体的路子和杨光的vlog风格是完全两回事,受欢迎程度也远远低于杨光。于是,那个记者在意识到杨光的风格更讨喜后,马上就开始模仿录制类似的视频,发到供职媒体的官方账号上。

  这种专业记者就算一时把握不住自媒体的法门,但也不是普通人可比的。更可怕的是,除了这个记者,还有很多人嗅到了流量和热度。

  目前已经有不少有心人正在赶往欧洲,甚至已经准备就位了。新人还好,最让杨光忌惮的是那帮大网红和直播大佬,他们的经验和人气迅速分一杯羹,尤其是那帮女网红杨光自家人。知自家事,虽然他也积累了一些忠实观众和粉丝,但更多的人还是喜欢看妹子。当然,杨光也有自己的先期优势。那就是此事vlog风格视频第一人。其他人某种程度上都算是抄袭。跟风杨光底气最足。

  另外就是杨光的出发点不同,他是来追梦的,且又是第一个拍视频的,自带很多粉丝和路人的好感,而后面的那些人自动被打上了蹭热度的标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