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69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悉衡果然是睡不着的,夜晚,两人也干脆在卧房摆上消食的热茶,在窗前踏上寝衣共话,卓悉衡在塌上堆了半人高的纸,都是他这几年得意的文章,卓思衡哭笑不得,直说自己要是看完得一直看到致仕。

  悉衡今年刚满二十岁,已是及冠,个子竟比卓思衡还要高些!他被哥哥这样说也只是笑道:“哥哥,我还没有字。”

  “这是大事,我虽是想过,可却觉得,与其费尽心思取个意思好的,不如像我的字一样,出自父母随口一句,更显灵光命定,天数与人和相交而得。不如……也让父母的在天之灵,为你来起这一字。”

  卓悉衡眼中发亮,点头不迭。

  卓思衡仍是用当年卓衍卜卦的方法,他不通《周易》,但为学典故专门读过,认个卦辞还是信手拈来。六枚铜钱自他手中扬起,脑海中却是当年朔州流放地,父亲卜卦的音容。铜钱落地的清越声后,卓思衡才自遐思回至现世,静静去看桌上踏上的铜钱正背。

  好巧不巧,三正□□。

  “这是未济卦么?”卓悉衡也看过《周易》却也没有深读,只不求甚解记得大概。

  卓思衡点点头,直接翻出一本来查阅,见是第六十四卦“象”卦: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君子之光,其晖吉也……”卓思衡默念卦辞,心中洞然若有光,脑海里也是清明一片,“君晖!如何?”

  悉衡只觉冥冥之中似有冥冥之意,这个卦象由哥哥口中说出,便是天意,君晖二字何其明熠有光,他只有喜爱之心,别无他言。

  于是卓悉衡的字便这样定下来了。

  兄弟二人皆是感怀故去,又聊了许久,才谈及卓悉衡的课业。卓思衡翻过几篇弟弟文章,张弛有度不得不谓之文略不凡,疾处犹如须发戟张,缓处又似散乱烟霞,虚实并论,不缺义理明阐,言志宏谈,又有意气高飏。

  卓思衡不知道自己夸了多少次,直到弟弟实在被夸得不好意思要他有所收敛,他却看到一篇熊崖书院师傅命题的策论,要以《史记》中任意列传为溯源,起一段史论,弟弟选了《商君列传》。

  卓思衡正想问弟弟为何选了此篇,却忍不住被文章吸引看了下去,只见弟弟字里行间评述了商鞅见秦孝公所言的“帝道、王道、霸道”三论,辞气捭阖,昂扬锐意,是为所有文章中他最爱的一篇。

  这篇文章讲述自古以来帝王三种执政方式,尧舜是帝道,讲究无私唯公的德行与君主个人公义;王道则为周天子的仁义之政,讲究礼法和天下归心的德政;而霸道则是源自春秋五霸,乃是其富强一方的实用型方法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