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87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卓思衡对学生的柔情保质期不到半天,第二日,当他将下个月的考试安排张贴出来时,昨日弹冠相庆的学子们如坠冰窟,怒骂佛法不渡狠心人。

  提前将考试安排放出是因为卓思衡要先一步安顿好学生,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发动的下一个大型战役中去。

  第一步,卓思衡叫来陆恢,仔细嘱咐他入了禁军营里要注意哪些事,强调次数最多的便是少惹虞雍,有多远离多远,但是此人的吩咐还是要听。

  第二步,卓思衡亲自写了封奏折,递交中书省。

  第三步,回家等待明日朝堂上的较量。

  一切都和卓思衡预料的一样,中书省抄送奏折递至皇帝书案与各相关部门,并未提批,他可以想象沈敏尧看到这个奏折时的表情,大概会拎着奏折去到隔壁翰林院找自己的老师质问你们翰林院出来的一个个人才怎么都这么……别具一格?

  不过中书省没有直接加批等待圣意也没有出乎他的预料,要知道自己整顿学政的每项条令都经过圣上钦肯,中书省想先看看御批意见如何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皇帝也不会直接表态,他会召集部分职责关联的朝臣在崇政殿举行临时小朝会,好像他真的在乎大家的意见似的。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总结,卓思衡已经熟练掌握从中间点把握中书省和皇帝这二者之间的顶级拉扯,并可以想办法利用二者的试探来为自己的目的谋求最好的结果。

  所以在小朝会上,吏部官员气势冲冲向皇帝陈述卓思衡此奏折用心之险恶为臣所不察甚至是做人都失去了基本的理性和分寸时,他表现得非常委屈,仿佛这些废话真的能够伤害到他质朴且纯粹的心灵,是对他高尚人格的玷污。

  “圣上明鉴,臣所为之皆是各部所求。”卓思衡哀怨着自袖子取出一份单子,涩然道,“臣自赴任国子监太学以来,不敢说殚智竭力,却也苦心不遗,为开吏学一事,最先派出几位国子监得力属下,走访各个衙门,调查各处用人上的困难,询问何等储才堪为所用。这便是当初的记录,字字在案,均为各部各衙门亲口所述。吏部侍郎曹大人当时所言皆在其上,曹大人说吏部最是缺乏可用吏员,如此国子监才照实参考,有了臣这一封奏折,如今曹大人同吏部却又来指责臣之过错,臣不知自己到底有何错。”

  最后一句说得全是情绪没有技巧,委屈难堪的语气自绯服官臣口中说出,实在是令人不忍。

  但是在场的各人久经沙场,多少能看出些表演痕迹,即便没看出来,他们也猜得出来卓思衡这样说的目的。

  曾玄度大人最捧自己门生的场,甚至还叹了口气仿佛在感慨如今为官怎么这么难呢?

  沈敏尧站在最靠近圣上的位置,给所有朝臣属下们一个冷漠得没有任何起伏的背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