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0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卓思衡坐在他们两个中间,显得十分突兀可怜——当然这是在沈敏尧和曾玄度的感觉,高台左侧亲爵勋门的世子和家长们看过来这边三个其实也没多大区别,就像十殿阎罗来了三个端坐镇守,哪个都不敢惹,实在让人如坐针毡。

  沈敏尧时不时用同情和期待的目光看两眼卓思衡,似是希望卓思衡主动一些,联络一下同僚感情,毕竟对面的世家功臣们相互推杯换盏气氛温馨而活跃,而他们近臣这边仿佛丧礼现场般肃穆的氛围确实是有些令人感到窒息了。

  卓思衡也想活跃,可他和谁活跃呢?高永清?那还是算了,他们俩如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多说一句话都嫌多,实在没有发挥余地。虞雍?那还是高永清吧……

  卓思衡第三次接收到沈敏尧眼神暗示后绝望得想。

  他这半年兢兢业业战无不克,不说为国为民多大牺牲,但至少问心无愧竭尽所能。为什么皇帝要这么报复他安排他坐在这里?究竟是做了什么遭报应的事要受这种煎熬?

  卓思衡举起酒杯,已经准备好接受命运的制裁,这时,救了他的人是宣仪长公主殿下。

  “今年岁时炎夏,然而风调雨顺卉木繁荣,正乃天应人和四海清穆之景,臣妹贺皇兄德政广布归怀天下,他日海晏河清定有所期。”

  长公主一袭华丽红裙与赤金钗环加在一块都比不上她的话语更殊荣夺目,于是自第一级台上起,三台皆立,举酒同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样的盛景,任凭谁坐于天地之间俯首倾听,都多少会有些飘然之感。然而皇帝却仍是谦和道:“若要海晏河清,朕仍须以太祖太宗的德威之志为宏愿,孜孜勤政,更要有贤达良才辅佐、内外廷署同心才是。”

  言及内廷,皇后起身拜道:“臣妾谨遵圣心,不敢忘费。”

  内廷代表发言完毕,外廷代表沈敏尧也起身礼道:“臣必躬行圣言,无有相违。”

  气氛随着皇帝的畅怀的笑声再度高昂,有几位和皇家素来走得极近的亲贵来向皇帝单独敬酒,卓思衡看见了今天被他收拾了一通的周骐的亲爹长庆侯。

  长庆侯早在宫宴前就私下来找过卓思衡,他千恩万谢表示感谢卓思衡让自己家不成器的儿子实话实说,这才避免一场风波,自己回去一定好好教养,绝不让孩子再陷入此等境地。

  过于接近还没有开府权势地位尚不明朗的皇子,是这些开国功臣勋贵之后最禁忌的话题与举动,他们当然感谢卓思衡没有张扬此事,又借此肯定他并未站队,否则怎么会没有利用此事大做文章?于是主动试探后看其态度温和,只是单纯在谋其职,更心中钦佩感激,相互之间也多有美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