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1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事和刺客有关,卓思衡万分感谢自己在当时那样混乱的情况仍然记得提醒永清贤弟不要去审问刺客,他清楚记得皇帝对当年景宗赐婚之事的芥蒂和其中不为人知真相的防备,他不会愿意让人知道这件事,那么只要没有去审讯刺客,永清贤弟便是安全又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皇帝第二个召见的人是虞雍。

  这也在卓思衡意料之内。要是他是皇帝,那也先打听一下自己现在手上有多少武力可用,此时防务如何,是否足够安排下一步计划。

  但是,卓思衡却一直没有被召见。

  直到三日后,禁军兵马司其余部队皆至,手持金鱼符去调兵的沈敏尧率领三万甲士归来,此时皇帝已能下地行走,一直侍奉在侧的长公主与皇子们皆被屏退,在与沈相两个时辰的叙谈后,皇帝才宣召卓思衡觐见。

  卓思衡睡了不到三个时辰就被迫爬起来穿戴整齐,见到皇帝时的错愕将最后一点疲倦也席卷干净。

  短短三日,皇帝仿佛老了十岁,鬓边乌发隐约闪出暗淡的银光,他正在小花园中散步,这是御医的嘱咐,因四肢麻痛尚待恢复,皇帝被建议勤走动少久坐,于是他这几日召见大臣都是在这样的踱步中会面。

  看着皇帝寸步缓移的模样,卓思衡心惊肉跳,心想你可千万别这个时候顶不住啊!

  当皇帝开口说话,听起来底气仍在,到底是四十岁上下春秋鼎盛,也没有各种古往今来作死皇帝的不良爱好,身体素质也是要好一些,卓思衡才放下心来。

  “你做得很好。”

  这是皇帝对卓思衡说得第一句话。

  那确实,我也觉得自己做得不错。

  卓思衡很想这样回答,可说出来的却是:“臣不敢妄自议功,事发突然之急,多亏长公主与太子殿下心碎苦忧之际仍能以力擎天,臣所作皆为臣之责,今见陛下身体康泰,所行便为所得,不敢居功。”

  “你不敢,那此次也是无人敢再称功了。”皇帝的头上缠着明黄色三指宽绒带,里面似有药包散出微苦的香气,他时不时停下脚步来缓一缓头痛,也在这其间看向卓思衡道,“朕自己的妹妹和儿子是什么样朕心中再清楚不过,他们都说你居功甚伟,那必定是肺腑之言,你能临机制变尤其是留下当场的人证来,此等急智便是留侯在世也可比肩一二了。”

  皇帝的比喻里总是带有暗示的,比如他说卓思衡是留侯张良,那目前来说自己不但安全,还非常合他心意,可要是说自己是淮阴侯韩信一般的足智,那就可以回家让弟弟妹妹们打包好行李,准备再去流放地常住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