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25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即便是他,想要压制越王,也无法逾越身份的鸿沟。

  卓思衡在来的路上便有了打算,他此时也直接说了出来:“太子殿下和沈相您出面皆是不妥,不若让长公主去问清缘由,我们心中也好在陛下醒来之前草拟好应对,长公主殿下深得陛下信任,只是过问而不发号施令,我想无人会反对。”

  沈敏尧沉默后,也只能点头道:“由长公主过问几句也确实不算僭越,若能略有转圜,先查清真相才是当务之急。”

  卓思衡急于查清真相的重要原因,是担心越王为自己扬威立功急于求成,致使众人蒙受冤屈。而皇帝,未必就会为几个大臣去真正惩治自己儿子的。

  “那就由下官出面去请长公主殿下鸾驾。”卓思衡不愿沈相为难,主意是他想的,事情也自当他来做,况且他心中并非全无计谋,虽不能说是万全之策,但也绝不会让所有人坐以待毙。

  沈相看着卓思衡的眼睛,沉声道:“云山,我且问你一句……你知道自己所为之险要,是么?与皇子为敌不同于你过去与朝臣相抗,除非一种情况,否则圣上是绝不会站在你这一侧。”说罢,也不只是急切还是担忧,沈敏尧再度连咳不止,几乎是要将呼吸自体内都咳出一般,整个人绷紧后,脸色铁青,卓思衡赶忙倒水并抚背,直到沈相渐渐止住咳嗽,他才开口:

  “多谢沈相提点,下官自然明白在做何事。我自然不愿开罪殿下,可我若不来出面,此事发展至何等地步皆不可知,白大学士曾在翰林院对我多有提点,姜大人更是我的恩上,我的弟弟和亲人还关在贡院当中,我不能独善其身,势必要奋力相搏。”卓思衡当然知道这一种例外是哪种,他顿了顿后说道,“不论是何人妄图以自身私利冒犯国法,我都有办法让他骑虎难下。”

  第175章

  “卓大人,上次你也是要我主持大局,但情况不同,此次事涉朝政,又兼科举弊案此等重事,我若出面,岂不是逾越了皇亲同朝议的限界?只怕那时遭受非议的就不只是越王这孩子,还有我也难逃其咎。”

  长公主听了卓思衡的意见后深觉不妥,她倒不是一味躲懒怕事,而是这事根本轮不到她管。

  卓思衡早就料到长公主的这番说辞,他也准备好了辩答:“长公主殿下,圣上龙体欠安之际出此要事,朝臣理应分忧担责,此际沈相已着急大臣于中书省议政,但朝臣如何去与越王说论圣体欠安之际不宜动用兵权这样的话?现下贡院已围,涉案官吏皆已捉拿,但越王殿下弄出的响动越大,各处的猜疑也越多,若在圣上无法临朝之际人心浮动,沈相与微臣皆觉不妥。但此事该由圣上所信赖之亲眷去说才妥当,毕竟若真朝臣群起言之,越王殿下治事之心难免会有挫折,但生怨怼就不好了。可如果长公主殿下以姑侄身份好言相劝转圜一二,想必圣上苏醒后得知,也会稍有喘息再做布置。未免天家子孙与朝臣结怨,还请长公主为圣上分忧。”

  真正说动长公主的,是兄长此时无法临朝的身体情况,和会造成人心浮乱的禁军调动。她最了解兄长,知道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任事态随意升作紧迫,皇上的施压手段总是巧妙而恰到好处的,要真因此朝臣与越王结怨,到时候难做的是自己哥哥,该如何在平息非议和亲生骨肉之间做选择是道难上加难的苦题。

  这样一来,她就必须站出来先避免事态恶化至无法收拾了。

  “卓大人,你总能找到问题之关窍,说服想要说服的任何人。”长公主微微一笑,旋即起身道,“也罢,终究也是家事,我若坐视不理,旁人会说天家没有担当,只是有一样我必须向卓大人说明,我此行劝说,是不希望侄子之为引发非议致使皇兄两难,绝不是言涉乱政妄自弄权,还请大人与我同行,为我做个见证。”

  长公主是如何缜密的人,当然不会落人口舌,卓思衡自己出的主意也做好分担的准备,直言笑道:“谨遵长公主谕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