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 第2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通许镇虽然不像汴京一样是个不夜城,但夜晚的镇子依然热闹,至少客栈酒楼是如此。

  因为天黑后城门一关,那些行商的游历的没赶上进城,就需要在镇上找歇脚处。

  穷家富路,这年代能出远门且往京城跑的,至少大部分家境都不差,带足了盘缠,又即将进城,这一晚大都会选择在大一些的酒楼吃饱喝足休养生息。

  徐大舅工作的地方,正是镇上最大的酒楼,上下三楼,有饭堂餐桌也有客房包间,可供吃供住供一应热水点心,还就屹立在来往客商一眼就能看到的路旁,生意想不红火都难。

  于是每每到了晚上,客人反而络绎不绝了。

  沈家旺送孩子们徐家那会儿,反倒也是徐大舅的休息时间,还能表达一下对他们到来的热烈欢迎。

  等沈家旺一走,他也要收拾收拾去上班了。

  所以徐大舅就算很愿意亲自下厨招待外甥和外甥女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家里的妇女们水平又很有限,为了招待好难得从城里来玩的孩子们,徐姥爷这才决定亲自出山,既是表现重视,也是想做点好吃的哄住孩子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在自家住下去。

  这段日子他们确实在跟老沈家商量孩子们住哪儿的问题,可惜没有结果,因为谁都不肯让步,都要想让孩子们住自己家。

  老婆子和老沈家那个每次说着说着,总是要吵起来。

  最后他们也只能采纳姝娘的建议,等孩子们到了镇上,让他们自己决定住谁家。

  自家算是抢占先机了,因为外孙外孙女跟着他们表兄弟一块回来,女婿送到家里只来得及喝口水喘口气,又得匆匆赶回城里去,没功夫再带孩子们去老沈家那边转转,孩子们今晚顺理成章住他们家。

  徐姥爷心中也是有成算的,他想着这两日把孩子们照顾好了,让他们吃好和好玩好,往后也就没老沈家什么事了,便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没想到他还没上场,已经有人要抢表现机会了,这人还是他想好好招待的对象之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