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210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知道,清朝对明朝瓷器颇为沉迷,御窑厂更是费尽心思来追摹仿制,这梅瓶一看便是乾隆年间御窑厂奉旨仿造的,以宣窑青花梅瓶为蓝本,线条细腻清晰,果实饱满,枝叶蔓延间生机勃勃,其中心血,可是和寻常瓷器不同。

  这个的拍卖价格,在九十年代中期,应该能达到七八百万港币。

  初挽这么看着,又见到一件,她仔细看了看,那竟然是明朝天启年间的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这赫然正是米万钟所制!

  要知道这米万钟可是明末知名书法家,所谓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他手底下的物件,以后必是拍卖场上的宠儿,预估拍卖价格能达到一千万港币以上。

  初挽大眼扫过这一百多件瓷器后,迅速地把这些瓷器分为大致三类。

  第一类是以后价格在三四百万以上的,这就是顶尖的精品,第二类是价格在几十万到一两百万的,这就是还不错的品相,第三类则是几万的十几万的,这种满大街都是,可以随便买,这年月不稀罕。

  其实无论哪一种,留在手里自然都会翻倍,但是如果现在投入二百元买一件瓷器,十几年后只卖两万,从投资角度,到底是亏了,同样的钱投入其它方面,那也是嗖嗖地涨。

  不说别的,买茅台买房子,那不都得几十倍地翻吗?

  所以初挽在心里将这一百二十件大致分类后,预估第一类大概占到总价值的百分之六十,第二类大概占百分之三十,第三类数量最多大概占百分之十。

  她也不敢说一定没看漏的,毕竟太多了,有些也不敢太细看。

  如果她把第一类拿到手,那她随便从第二类和第三类刮一些,就不至于吃亏了。

  当然了,前提是能拿到。

  显然孙二爷和这位赵经理,也是做这个打算,都不想吃亏。

  初挽想了想,道:“我一个人的话,也搬不动,这样吧,我们明天来签协议交钱,同时我也请一个朋友帮我一起分瓷器。”

  这两位自然没意见,于是初挽先回家,直接打电话找了易铁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