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此传六世到了如今,他的体貌外形已经和大多数唐人无异了,只剩下眼眸还有一丝丝的蓝灰色,这也是他那位在中土开枝散叶的祖先,留给他的最后一点印迹。

  只是随着皇权的日渐衰弱,他们这些寄附在朝廷的四方院名下,混饭吃的藩使宾客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各种待遇和配给,维持不了两代,就不得不自谋生路去了。

  毕竟连大唐天子都一度沦为各路军镇肆意废立更替的对象,谁还顾得上他们这些个化外人。

  到了陈渊父辈已经家道中落的不成样子,混的十分苦逼,只能在西番会馆给人做通译和摆摊为生。

  作为传续家族的精神支柱,只能根据自己家族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以及一些地摊文学中的所谓史料,构思了一个完美大秦(罗马)帝国,作为自我勉励的精神家园。

  到了这一代,还是请先生给他起了个字——玄邃。寄意广大门楣出身之情。

  只是这个字号没能改变他家每况愈下的窘迫,等到父母聚在贫寒中早亡,传到了他手中,只剩下一间和人同院的破舍,可以勉强栖身,连像样的铺面都租不起,只能靠排地摊。

  因为念念不忘祖上的风光,做的却是摊贩的贱业,因此才得了个地摊王孙的绰号。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现在每天糊口的生计,就是到洛都西市的熟人那里,赊上一批粗仿的舶来藩物,然后打着这个破落王孙的旗号,将这些东西用古国遗物的名义,连哄带骗的卖给那些外乡人。

  如果没能及时卖光,就只能饥一顿饱一顿的挨日子,靠拔些蒜苔葱苗,偷些居民种的瓜菜,勉强度日。

  但是他平日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蹲在瓦舍外听书,用那些和自己相仿故事的历史人物来激励自己。

  自从大唐乾元中兴之后,威加海外,万邦咸宜,颇有众多番邦王姓,奔投东土,除了那些朝起旋灭的莞尔小邦之外,也不乏诸如安息、大秦之流的大国远藩之类的皇族后人。

  他们之中也不乏在国破之后,带着最后的部众和财货,前来中土投奔为臣,翼望借助大唐之力,复国兴邦或是蔽翼一隅,再做打算的前例。

  其中最出名波斯王孙李思远或曰巴赫蓝四世的故事,自从波斯王子俾路斯出奔东土而受武卫将军衔而留下血嗣,传到这位波斯王孙已经是微不可闻的第四代,亲族部众皆以散尽,身边仅剩一个老奴。

  但是他幸运的是正逢梁公逐渐崭露头角的时代,将这位隐没于市井中吗,沦为拜火祠中唱童的王孙之后,重新拔举了出来,悉心培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