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日积月累,也南朝传统的本土国人、藩生唐人、归化人及其后代、新旧藩奴的多元社会阶层之外,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北人。

  虽然历代有所变迁增减,但是这个群体依靠着源源不断的南投者,一直顽强的存在着。

  而在南朝定鼎之初,这些南投之人,在南朝最初海陆九道版图的开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世世代代无数人埋骨异乡,挥洒血汗与泪水在与蛮荒不毛、蛇虫瘴疫诸害的顽强抗争中。

  仅凭简单的工具和最粗劣的饮食条件,披荆斩棘将一个个不宜人居的山泽恶地,变成人烟淼淼,鸡犬相闻的村邑集镇,用人工开辟的阡陌纵横,池泊河渠,将猛兽出没蛇虫横行的南荒莽林,割裂的支离破碎。

  从传统的安南都护府,到陆续并入的林邑,水、陆真腊,女王国、文单国,注辇国……他们开拓的足迹和身影,几乎遍布整个中南半岛到比邻南天竺的孟加拉湾,将昔日南荒霸主骠国(古缅甸前身)变成了纯粹的内陆藩国。

  但另一方面。

  因为北地大量人口的持续涌入,带来各种行业的繁荣鼎盛和人文荟萃的同时,一度也给南朝在岭外的腹地,造成过各种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各种失业和破产也开始出现,因此在后来便对北投人口,采取了各种限制和甄选措施。

  比如按照身家财产来接纳一部分,按照学识和文化程度,再接纳一部分,此外就是一定名额的签选,主要还是针对壮劳力和年轻的妇女,至于其他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因此剩下的南投人,则更多是聚集在五路招讨行司的控制区内,因此五路招讨行司的兵马和驻屯建制中,这些北投背景的军民,也占了很大一个比例。

  好吧,听完这个结果,我很有些不是滋味,不仅仅是在北地呆的久了,都有些忘却了南朝的身份和习惯。而且还很有些,后世米地瓜高贵冷艳的投资移民政策和绿卡炮灰的,某种现实既视感。

  风卷旗也这才想起来,我名义上也算是个南投的北人,只是受了东南招讨行司的官职,有了最基本的品阶,却已经不再传统士农工商的四民范畴之内,顿时表情有些訕然。

  “你觉得,现在还需要在意南北身份之差么……”

  我却不以为意的揭过这段。

  “过了南雄关,就是我大梁的腹地了……”

  回到岭南之后,他似乎变得精神起来也健谈了许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