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这份摹本,则是在兰亭序落入唐太宗手中之前的保管者,辩才僧的传钵师傅——智永禅师的手迹,而智永出家前正好是王羲之的七世孙,因此这份摹本的价值,又在唐太宗及其大臣萧翼之流的御试贴至上。

  居然都收藏在天南别宫的通海公私藏里,每份都有很好的装裱和用印,还用耐火的石棉网套包裹好,放了长久驱虫防腐的熏香,显然是打算长期密存的。

  说实话这一箱东西已经让人没法估价了,然后我又捡了个体积最小的,拿起来里面摇的哗哗作响,若进士金银钱,那就位面太令人失望了。

  好在这只最小的箱子虽然只有不足尺长,里头的东西却没有让人失望,绒布包裹之下的软格里,尽是各种没有切割打磨过的宝石粗坯,红的绿的,黄的白得,青的紫的,海蓝与橙金色,银雪与血赤,哪怕处于幽黯的空间中,依旧能印花人的眼睛。

  被依照自身的色泽质料,简单切割成菱形,方形,椭圆,长条的行装,显然是为了某种便利上的打算。

  我只来得及看了最大和最小的两个箱子,然后唤人搬了出去。

  随后这几个箱子,就装在堆废料的大车之中,被送到我的营帐中,和那些个人物品放在一起,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一般。

  然后我回到兴华门,将那些个俘虏重新登记造册,严密押解了过来,却又是一场轰动,各种难以置信的表情和神态,变幻在这些军将们的面皮上。

  几乎很大一部分都是羡慕妒忌恨的情绪,随我就从中军郑重其事,派了整团前来押送的刘帅亲军马队,就知道他们的意义和价值。

  且不说这个唯一嫡亲的世子身份,内丞都亮从小就伴随入主公家,可谓是通海公身边最亲近的人,掌握的私密和机要肯定不少;

  而长史海清晏,则是通海公名下文武臣班中,公认的第一人兼谋臣的角色,号称言听计从的人物,与通海公的一连串谋划和变乱,脱不开干系的。

  其他几名则是公室亲事官,卫率府典将、侍卫队领班之流,也都是颇为亲信,可以寄托身后之人,放在逆党名录上,也是有名有号的。

  第二日晚上,庆祝的小宴上,难得放开喝的是酒酣耳热。

  “有德你的福运,真是好的难以置信啊……”

  派驻在我这里的陈军侯,毫不掩饰的大声感叹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