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并因此奠定了国人在南部膳洲东部,后世名为赤海洲、赤海都督府的殖民政权数百年基业。

  杜氏也自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于当地,后来安姆国一度内乱,其中一支后人辗转东归,为当时的南海公纳为世臣,才有了杜士仪这脉的源流。

  打了杜士仪这一代不知分了多少房后,只剩下父母早亡的两兄妹,寄附在族里依靠公产提供的些许补贴为生,常年忍受那些族人的眼光和非议,同组的欺凌和取笑,好容易才熬到成年,考上武备大学堂有了独力的前程和出身,还让妹子嫁了同年中的好人家。

  “十三娘……”

  一想到他温柔淑贤的妹妹,又得因为自己的事情,在婆家忍气吞声,抬不起头来的情形,不由又恨不得自己,就不要从这里出去了。

  实在不行,就破罐破摔的到嵩阳观去做个黄冠,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拖累已经嫁为人妇的妹妹了。

  ……

  夜色如水,马踏生生,年会从上午一直喧嚣到深夜,方才散尽,虽然让人有些筋疲力尽的感觉,不过作为私下的收获,也是颇为丰厚的。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善意,却是比那些邀宴和社交场合中,直接示好和拉拢、暗示,更加令人具有好感和印象。

  因为是某种高端性质的见面会,拿到我关注对象的履历表并不算难。

  比如这个杜士仪,就是早年广利年间,杜氏没落的小门户中,一个号称少年神童而曾被寄予厚望,最后江郎才尽证明不过又是一个伤仲永式的过去式人物。

  成年后蒙了家里亡故父母,留下的最后一点人脉和余荫提携,才进入武备大学堂智谋将略科,以甲等资质做了名留校教佐,曾经负责兵演堂的沙盘地图制作和操演,最喜欢纸上谈兵,做各色推演故事,又下得一手好棋。

  只是因为千年卷入两学中的激进结社事件,虽然事后证明只是被人夸大其词,但还是带上某种标签,被交换到京学来做了一名类似常驻军训教官的武教导。

  除了这小插曲外,虽然还有一些明显喝多了,各种失态的个例和闹剧之外,这个同年会的总体气氛还是相当不错的。

  既没有可以踩人和打脸的段子,也没有咆哮教主马景涛式的狗血闹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