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次死去活来之后,他倒八字的霉运似乎终于被翻转了,先是被治疗好了铳伤,然后又不明所以然的成为了,被选入主将亲直团的十几个幸运儿之一。

  只是加入亲直团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都是些精干老兵,长短远击用铳和近身拼杀一般的利索老练。

  作为其中的新员,战阵拼杀技艺,谷老四自认不会拉下太多,但是用铳,就完全是一件新鲜事物了。

  但更让他烦恼的是,作为亲直团的一员,他居然还要重新学习认字和简单的算术,这可要了这个一辈子只知道听令拼杀的谷老四老命了。

  一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唉叹一声,却手上的销子,都装反了位置。

  而负责给他们补课的,则是那位罗将主帐下的虞侯们。

  他们也被称为训导,大概保持数十人的规模,日常除了少数人轮流听从跟前奔走,或是扈从左右充当书记,文簿之外,其他时候,则要负责起军中的训导事务来。

  也就是以队和火为临时配发的单位,教授那些底层新补充的将士认字,以及相应的操条口令,简单的军事理念,乃至替那些将士写写家书,计算一下薪饷和战利品收益等勤杂事务,都在他们的范围之内。

  当然,作为主将直属的虞侯,据说他们也有听取底下将士呼声和反响,将其汇总给本官的其他职责。这对中下层的那些队官、火长们,也是某种变相的威慑和制约,让他们没有多少上下其手或是肆意妄为的机会。

  据说他们多数是武学的科班出身,缺少实阵的经验,但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军事理论素养,对于本官也很有一股子推崇和服从性,倒也算是某种物尽其用。

  第290章 战淮南(三)

  虽然对于军中学字读文的过程,很有些头疼,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谷老四又是颇为期待的,训导虞侯的到来,因为,这些训导虞侯会在闲余时间,给他们“讲道理”和“说典故”,算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和娱乐。

  讲道理,主要是讲造成这个乱世的因果,以及他们所收到的苦难和煎熬的根源,为什么明明有着大好山河,却大多数人总是吃不饱还要颠沛动荡与道途,非要杀人和抢劫才能活下去;

  也没有人生来就该是杀人或是被人杀,为什么老实勤恳一辈子的人,却依旧要给被饿死之类,的一些有些发人深省,又朴素易懂的道理,让他们原本有些懵然的心思和想法,隐约有些明白和有所期盼。

  而说典故,这是讲的是那些比较喜闻乐见的将相王侯,忠孝节义的故事,一些出身贫寒却成就大视野的古人来历,以及那些太平盛世岁月的种种荣光和美好,提倡服从与牺牲从自身做起,努力为自家和子孙后世创造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