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可惜那宏昌、奉化二王,满心期许的奉诏入内,却不幸成为渐进的新朝过程中,被杀掉祭旗的第一批成年宗室。

  有脑子转的较快的,已经开始思量着,日后该劝进怎样的尊号才好,或是该如何上表赞溢称颂这段前无古人的佳话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只。

  当我们浩浩荡荡队伍的先头骑兵,抵达白马寺故营的时候,预期中的追兵仍旧没有出现,就连洛都周围,原本横行于野的胡马儿,也几乎绝迹了,倒让我们一路过来的警戒和布置,做了无用功。

  按照原来的想法,可能还会在雪原上排兵布阵做过一场,让对方知难而退。也许他们是放弃了追击的努力,或者说遇上其他变故,但对我们来说,这还是不失为一件好事。

  倒是从白马寺迎出来的赵隆,看起来有些憔悴和潦倒,显然是这段时间他过的有些艰难和辛苦。

  他麾下留守在白马寺的部队,也已然从原本的上万人规模,迅速锐减到了五六千人的数量。其中除了在胡马儿袭扰战斗中的伤亡外,还有因为是听到前沿全线兵败的消息,而自发逃亡的一些前友军部队造成的。

  因此,赵隆能够在这里坚持下来的委实不容易,因为他一方面在外要对应四野里游荡的胡马儿骚扰和袭击,还要努力打探来自洛都城里的消息。另一方面对内,则要压制来自部下的反弹和骚动,特别是在与城中的部队失去联系之后,滋生出来的各种畏难和恐慌情绪。

  可以说,在形同前后孤绝的情况下,他费了极大的气力和精神,才控制住麾下部队的逃亡,令这个前进营地不至于崩解离析,又力排众议苦苦支撑,最终坚持到我们全师归来。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功,这里虽然没有城中攻战的跌宕起伏,但是在满地胡马儿游荡之中,依旧能够不离不弃的,为我们守住这么一个后路据要,同样也是功不可没的。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信任和品质,倒让我对他更重几分了。而最终能够留在这里的将士,同样是身经百战而比较可靠的种子。

  因此,在汇合白马寺的留守部队,有交换和补充了资源之后,我们没有多停留就放火少了这个营地,重新拔营继续向着,当初来路的武牢关进发了。

  而在回程的沿途上,则让我们见到了更多被冻死在道路上的人和马匹,还有废弃的营帐杂物什么的,其中既有顶盔掼甲的南朝将士,亦有皮袍毡帽的塞外胡马。

  而越往东走就遇到的越多,相对于分散在洛渡附近原野上,而感觉不甚明显的尸体,这里显然更加扎堆和密集,几乎是密密麻麻连片出现在道路中。

  有些甚至是在不远的距离之内,本属于敌对阵营的双方,相安无事的出现在道路两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