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通过婆罗洲会馆的渠道,在吕宋州当地继续保持着大量业务往来而已,逢年过节派人送份贺仪,保持着最基本的亲戚礼数而已。

  因为我的母亲,乃是前代楚氏家主的嫡亲女儿,因此,在严格意义上我可以叫声阿舅,只是他的自我介绍,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工部虞衡司的主事。

  虞衡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的规格,与宫内省的内造局,将作监的中校署,军器监的南北司,合成四大造。

  其中将作监的中校署,掌供舟军、兵械、杂器,军器监的各级都作院掌造兵器、旗帜、戎帐、什物。

  因此,他代谁人前来传话,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那些在四大造的体系下,相互联姻攀结,而形成盘根错节关系的军工世家们,他们终于坐不住了么。

  在他们的利益联盟之下,至少直接把持和间接垄断了,国朝四成以上的官造事业和七成左右的军工营造。

  在这个隐性的联盟中,至少有十数万匠人、工役的生计和相应的外围商家,直接或是间接的仰仗他们。因此,虽然在朝中的普遍品阶不高,且不怎么富有名声,但在相应的领域内,却是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和排他性的效果。

  几乎任何进入这个行当的新成员,都要获得他们的集体许可和认同,并且提供相应的利益输送,才能行事不受擎制,不然很快就会因为各种层出不穷的意外和阻挠,而迅速破产,最终为其所瓜分。

  就算你有强大的背景,也架不住屡出次品而成本居高不下,最终赔钱陪的难以为继,就自然不得不退出这个领域了。

  当年就任军造总监的颜公,总署这些部门时,想要革新汰弊有所作为,只是大刀阔斧的惩办了几个窝案,减少了一些过手的环节和流程上的亢余,就被人疯狂的弹劾和举告。

  就算有前代幕府之主的信任与支持,但还是在强行推行了部分改制之后,在某种顾全大局为名的决定下,付出了去职转任京大的代价。

  因此,他对于我家在这个体制外,另辟蹊径的做法,颇有兴趣也暗中扶持不少,也算是某种积年怨念和变相的反弹了。

  毕竟与对方的实力严重不对等,要是只是利益输送作为妥协的话,对我来说倒也无妨并不是不可以考虑的。

  只是当初对方之中,很有些人看不上我家鼓捣的这点东西,也不屑于和我家这个半途搞起来的野路子交涉和沟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