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他事前这一番安排,多少是有自己私心和利益趋向的。

  但未曾想到,作为某种火种和退路,从罗津港逃出去的一行人。居然会因为风浪偏离航向,进而在近岸搁浅沉船,而流落在附近的淮东政权手中,然后自作主张式的发出了求援之请。

  对方也就真的就这么毫不推迟的带兵杀过来了。因此,从始至终,某种异常荒谬的感觉始终在他的心底徘徊不去了。

  因为地理上的缘故,他们这些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新罗诸侯,同样也对广府称臣纳贡,但却从未真正指望过,除了例行名分上的册封和回赐,以及相应海贸行商上的便利以外,南朝大梁能为自己做些其他什么。

  但是,显然这个习惯和认知,已经因为淮东镇的存在,被轻而易举的给打破了。

  当然了,事实上随着早前南朝北伐的节节胜利,这些新罗藩的诸侯们,也不是没有动心过就此稳定下来,世代输诚纳款之类的念头。

  比起安东那些强藩,局促于半岛一隅的他们,虽然没有撬动时局的能力和本钱,但向入主天下的胜利者,锦上添花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也变相促成了金哲的逃离之机,在国朝随时可能覆亡的危乱大势之下,谁又能管的上,一个偏远边藩的子质擅离职守呢。

  只可惜北塞诸侯带着无数番胡入关,令南朝眼见入主中原的大业功亏一篑,而苟延残喘在洛都城里只剩半口气的北朝,却又重新续命缓过气来。

  于是,天下的局势又重新变得普所迷离而纷争不休了,惟一的变化,就是黄淮之间多了一个淮东镇,利用地利之便取代了昔日的登州镇,与东海各藩做起生意来,更加的不亦乐乎而已。

  现在,这个在海路上一贯表现的,只对生意有兴趣的淮东镇,在蛰伏了数载之后,终于有所作为和动作了。

  而相对于内陆那些虽然同样姓金,却被被蔑称为土财主、土鳖、泥腿子的,靠山吃山的诸侯藩家,海阳金氏在对外贸易的牟利和变相交流当中,无意属于更加开化的类型。

  而相对其他在本家生活的太久,消息和眼界依旧有些封闭和迟滞,以至于仅仅把渡海而来对方当做,轻易可以打发意外助力和间接外盟,来对待和应付的本地宗族;

  作为本家对外交涉的人选,对于北地的局势变化,他可是一直关注不断的,因此甚至有点被吓到了。

  那可是南北大战之中打进过洛都城,又凭一己之力从那些北塞番胡大潮里杀出来,最后占据了淮北道东部,至今北国莫能奈何丝毫的“满万不可敌”的路数和渊源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