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此同时……

  天下大势的洪流,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滚滚向前奔涌而去,而将更多的人和事物的命运,给裹卷向难以臆测的方向。

  而在江宁城中,作为有资格拨动和搅扰这天下大势的,极少数人之一的大梁监国,则依旧还觉得大多数事情,依旧重新回到了正轨,或是尚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而饶有闲趣的看着一条加送进来的邸文。

  “泰平四年二月二十九润日,淮北闻警,塞胡再度南下,多为北国所诱,而驱使攻杀在前……”

  是以,时人多有可见,淮水北岸的宿州境内,烟火喧天而攻杀四起,隔日成片浮尸顺水而下,漂至南岸下游的楚州地界,淤塞与浮桥之畔。

  当然了,因为某种害怕时疫的缘故,没有人会去刻意打捞和仔细检查,这些被泡得有些肿胀的浮尸,这样也就没人会注意到,这些尸体新旧不一,而且经过不同距离搬运所留下的痕迹。

  而跟多的是被对岸战事的激烈和惨痛所吸引着,做出各种戒备和告警的举措来。

  “倒也真是赶巧了……”

  只是当他目光回到,精心制作高辨析度的大地图上之时,却又不免种种叹了口气。

  由红蓝黄绿数种颜色标示出来的,各地不同程度的控制区和有限延迟的战况,就可以一看出来。虽然他通过岭外维持的各路大军,依旧掌握着北伐打下的大半江山,但是相应的情况和局面,却并没有让人觉得乐观多少。

  哪怕他已经掌握和入手了,大片属于华夏九州腹心地带,传统意义上的精华地区。

  比如,作为自古以来最大产粮区的两淮之地,如今是以淮河为界,南北两片各自对敌的战区,因此地方上不但毫无产出,还需要巨大的投入去维持。

  而作为前朝沿袭下来,历代堪称富庶多口的东南财赋重地,江东、两浙各道,已经被反复收刮和动乱折磨的民生凋敝,地方困苦不堪而沸怨四起。直到近期才好容易平复下去。

  像是邻近盛产木材和矿藏的闽中,则除了沿海一线几乎沦陷在大云教的余孽手中,而对方讨伐的官军,却屡屡受阻与山地险恶,几乎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国中之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