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例子虽然发生的不多,但却通过各种幕后交易和妥协,让罗氏对外拓展和多封好几家世臣和分藩。

  当然,也因为某种吃相难看和群体的危机感。而导致了早年相当部分附庸诸侯,乘着薛罗两家大战连场,而疲软无暇之际,纷纷叛离而组成北地联合的潜在诱因之一。

  而这一代的藩主,也因此黯然在四十三岁的壮年,就不得不就宣布体面的退休养病,让位给了自己兄弟。

  然而,如今的代藩主罗允孝,只能就任安东守捉使,而无法对外行使身为安东大都护,才拥有的专属征拓权了;也就无法再大义名分上,无法号令和驱使这些附庸诸侯的力量了。

  挟本家最大一只常备武力之威,让他们例行贡礼和供役,还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要调动和差遣他们地盘的武装力量,那就很容易遭到名正言顺的拒绝,甚至是反抗。

  而罗湛基最大的一个儿子,距离最起码的冠礼,还有三四年时间,也就没法马上推到这安东大都护的位置上了。

  因此,他这才私底下动了念头,借助盘外招来作为施压和转移目标的手段。

  第790章 萌动(十五)

  除了开义城,继续向西,我又在芦关遇到了,来自辽城的信使。

  明面上,我前往辽城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受邀参加罗氏两代藩主的葬礼。带兵前往也只是顺带的。

  当然了比较正面的说法是,前代退养的老藩主,据说是听说了宿敌薛氏覆灭的消息,而高兴过度去世的。

  而另一种说法就简单的多,是遭到了罗肃先为首的逆党的毒手。

  但不管怎么说死了就是死了,在这种顶级的大藩家和诸侯权力构架当中,就算死人也有可以发挥的价值,更何况是两代藩主本身呢。

  因此……而现任的代家主罗允孝,迫不及待的宣布发丧,兵开始修造相应的山陵,也有籍此机会名正言顺的召集全部领下,态度尚且不明的世臣和分藩;以及附庸的诸侯小姓。

  让他们没有理由推脱和拒绝,汇聚在辽城服丧和吊唁的同时,也有堂而皇之逼迫他们,公开站队和表态的阳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