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如果结合广府那边送来的消息和提醒,综合判断下来,那似乎就剩下一个可能性了。

  国朝这两年下来,对两道管辖下海外各洲的不断增税和各项追加征收的特别贡赋,已经对当地藩家和国人众的种植园经济体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波动,以至于他们纷纷都出了各种状况,连日常计划内的生产预期都没法如期完成了。

  要知道,我给的离岸价格虽然比广府那边低得多,但因为是在夷洲、淮东之间进行的,基本等同于远航直达的大三角贸易活动。

  而且漫长的海程中,走的又是最为成熟的环大陆航线,每年成百上千的船次往返,积攒下的浪损翻覆率不到百分之二三,而且还是非正常通航季节赶路造成的居多。

  因此,少了国内层层中转和重新调配划拨的多重过手环节,对于那些海洲地方上大量使用藩奴,而拼命压榨其劳动力的当地庄园经济体系来说;还是颇有些赚头和利润的事情。

  毕竟,往年他们领地内的收获遇到产出过剩的时候,除了部分自己的领下强行消化掉以外,就只能仍由其烂在树上或是掉在地里,以节省相应的人工徒耗。

  自从与我产生供销合作关系之后,就获得了一个简单加工保存,再输出的稳定渠道和收益来源,而且除了他们驱使下那些不怎么之前的人工外,这部分进项几乎等于是纯利润。

  更何况这个生意也不是单向的,那些靠近海边的藩领和商家,还可以用来年的输出配额和预期收成作为担保,通过转销贩运船团带回来的大陆商品,乃至北地的物产到内陆去再赚上一笔。

  因此,他们与婆罗洲会馆做起生意来,正是方兴未艾只恨少而不嫌多的。

  现在居然会被逼的不得不减少出产,看起来国朝新追加的政策对他们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已经对他们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实质影响和损害了。

  要知道这些家伙别的或许不怎么样,可是世世代代沿袭下来,最擅长压榨和盘剥那些藩奴和土族,还有归化人什么的。

  还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虽然在这些年的努力和拼命投入之下,累死累活了至少数千口人等,想着各种办法加强管理,来充分压榨劳力和提高劳动效率,淮东才总算能够初步实现粮食收支上的盈余和积累,和各种民生日用品的相对自足。

  但是要维持这么一大摊子的初级化工和附带生产的产业,以及相对低成本的社会贡给和消费水准;还是需要源源不断输入的原料、矿物和其他资源,作为催化剂和额外补充的。

  就算是粮食方面,虽然淮东已经不用再大量进口那种味同嚼蜡,只有在南海岛洲才盛产的多季稻米来应急和救荒;但作为附带压舱的牲口饲料添加成分,以及军用口粮的加工原料,还是有一定继续维持输入的需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