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是数组活动在雪面上名为爬犁或是雪耙子的大雪橇,由各自两匹大码拉动着在雪地里滑走出竖条深深的痕迹来。然后沿着河谷的缺口,缓缓的驶上了冰面上。

  突然就像是被空中无形中鞭子抽打了一般,那些站在雪橇前头的御手,突然就一头栽倒下来,连带那些坐在雪耙子上的人和物件,也随着翻转失控的运输工具,而摔打滚落在了冰面上;还没等他们晕头转向的重新站起来,点点的血花和惨叫声就重新绽放在他们之间。

  而附近岸边的雪地里也像是突然活了过来一般,蠕动着站起来好些个白点儿,那是披着白色大氅的伏兵;而黄韬的位置上所要做的就是用他的精准的眼力和射击,来确认和确保没有人能够从这种场合里逃掉。

  当他再次扣下扳机之后,就自然有人过去确认战果和收尾,他就又可以回到温暖的军营里去,围着暖融融的火炉和尚几杯米酒了。

  当他骑马离开的时候,就听得远处一阵沉闷的震响,随着冰面上出现的缺口,所有的尸体连同雪橇一起已经消失在了白茫茫的一片冰层反光当中。

  ……

  这么一个冬天的时光,我也没有能够闲下来多久;就在谜样生物的协助下,正好对淮北道内部以一府三司,六行判官四十一曹,外加林林总总的十几个附属部门,为代表的各级行政管辖和职权再作一番调整和梳理。

  如今淮北道留后下辖的政务系统,以赵鼎、蔡元长、虞允文三驾马车为首的官僚群体已经初步成型,各自的职分正好衔接和对应着转运司、布政司和观察使三个平行部门的业务;

  外加第五平负责的幕僚和訾议系统,苏长生的情治系统;又有陆务观管理的监察系统和辛稼轩留下的军法系统;正好构成一个内外相制的循环和良性的政治生态平衡。

  因此,就算是身为观察使的陆务观和副帅的辛稼轩这些主官不在,或又是我领兵出征在外的时候,依旧可以在我留下的这个框架内,按照既定的方针和政策,以及事先留下的应急机制和方略;在军政两途和社会生活的方面面面,按部就班的沿袭和运转下去,而较长的时间内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至少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这一套已经初步运作成熟和相对完善的制度,屡次经受住了我不间断的远出在外时,处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的种种考验。

  这样我在人事调整以及内部层次和架构的规划上,就又多出许多的余裕和腾挪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算日后针对性的换掉一些人,对于整体体系运作的影响,也可以被所见到尽可能小的地步。

  或者说在拥有足够潜在递补人选的基础上,一些关键位置上的具体人选,已经不是那么不可或缺或是无可替代了。这也可以让我进一步的摆脱和跳过,来自国朝体制内的制约,以及传统官僚体系的惯性和影响,更加方便的独断专行推进一些事情。

  但是在另一方面,因为地盘扩大和事务繁多,从无到有的各种需要而不断增设的机构和人手,造成职权不明和交叉管辖乃至资源重复的各种弊端,也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逐步积累起来了。

  比如那些不断增设的附属部门和林林总总临时差遣的职责,要进行一轮重新定位和撤并,最终纳入到统一的政令体系内来,以便有效的进行监督和管理、审核和考绩,确保正常的人事任免和迁转流动之下的资源优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