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心易变 第10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想到家中的南乐,一时酸胀冲散了心中的不耐与反胃,让他能够拿出同样的虚伪。

  “的确如尚书所言,长江是天险,当年成王追至江畔也只能望而止步。这些年四方贼逆虽偶有异动,然大多不过流寇而已。唯有北靖此行,数万强兵自北而下,不可不深虑。”

  吴兆听闻此话,却只是不紧不慢的饮着酒,吃着菜不置一词。

  吴宁叹气,“深虑又能如何?朝中无将!那些南人一点血性都没有。今日还在朝上与帝王说什么至多不过赐下些财物便能打发掉这些伧荒了。”

  “南方士族尽可就地在本籍招徕部曲与家兵。但我们这等过江而来的北方士族却是远离故土,日渐凋零。他们明明各有部曲私兵,可恨却不愿过江拒敌!”

  大多数南渡而来的士族权贵都是举族而来,来的时候倒还有一些家兵部曲。正是因为这些部曲才保住他们能够平安渡江,当然这个过程中损伤的家兵部曲便不计其数了。

  但数年过去,同族的家兵部曲还未及生出几个十几二十几岁的孩子,却已经逐渐老去,不再是青壮年。

  倒是南方的士族,他们本就是乡中的大姓,依旧能够源源不断的从家乡招徕同族乃至于同乡的家兵部曲。

  一方面有着这样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因为小皇帝乃是南女所生,占据外戚之便,更容易对朝局施加影响,更加牢固的结为同盟,占据要职,将北士排除在政局之外,加强已有的种种特权。

  此消彼长,吴兆心念微动,一时也难免生出些担心。

  再过十年,等他们这些渡江而来,尚能在朝局中说上几句话的老东西逝亡,恐怕子孙后代连一寸立锥之地都没有。

  他感慨的看着林晏,示意小童将一杯酒递到他面前,摇头道:“可叹林公与伯玉早亡。若林公尚在,卫博陵何敢!”

  林晏面无表情将杯中酒喝下去,这酒果真如名字一般,冰凉的酒水喝下去就如同刀子一样的寒风在肺腑中搅动。

  “虽本书生,但值此危急之际,为陛下尽忠,我愿解巾从戎,收流民以练新军。”

  吴宁怔在了当场,他没有想到林晏会放弃唾手可得做天子老师的机会,反而主动要求从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