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当赵无恤说缺少兵卒时,乐溷便料到他想借兵。

  他张口拒绝道:“子泰应当知道,乐氏邑兵都是临时征召的国人、野人,三季务农,一季演武,他们要修补墙垣,收割菽豆,已经十分劳累,所以不能随你远行。而乐氏私属的甲士,去岁已经随你打过一仗,需要休憩,还要保卫宗族和封邑……”

  赵无恤笑眯眯的看着乐溷夸张的表演,他突然从荒淫昏庸的卿士变成了爱民如子,处处为国人着想的好领主。

  他拍了拍乐溷的肩膀道:“子明,你听清楚了,我是要募兵,不是借兵!”

  说到这里,乐溷也恍然听明白了赵无恤说出的那个词,他顿时瞪大了眼睛。

  “募兵?什么是募兵?”

  第255章 募兵制

  四月初,商丘以北三十里的蒙城。

  宋国人口百万,千户以上乡邑、城邑近七十余座,其中一半在封给大夫后直属于宋公。戴族桓族的诸卿瓜分剩余的三十多邑,到了司城乐氏手里,只有五千户大邑一座,千室之邑三座,总户数一万余,人口近六万。

  其中,蒙城便是千室之邑中的一个,这里盛产漆器,故又称之为漆邑。

  漆树的种植和漆器的生产是一个暴利行当,乐氏在蒙城就靠它作为经济支柱。

  在晋国导致漆器销量骤降的赵瓷,因为进入宋国的数量有限,所以还未形成冲击。不过赵无恤觉得,若是自己在宋国、鲁国等地再开一窑,那大舅哥乐溷就得在漆器滞销后气得骂娘了。

  总之,此处遍布乐氏漆园,虽然乐祁对国人和善,借贷不要他们归还,但还是有不少国人失去了土地。

  漆万就是其中之一,从他阿翁那一代人开始,就和那些原本就地位低下的野人一样,被迫沦为佣作之人,在漆园或作坊里做又脏又累的割漆活。但他们的身份却不是奴隶,只要主君同意,也可以“迁业”,可这样的机会,却十年难得一遇。

  四月入夏正是开始割漆的时节,因为这时水分挥发快,阳光充沛,所以割出的漆质量最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