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子和他说过以不争为争,但孔子觉得现在自己是无法做到的。

  他对今天季孙斯和叔孙的表现大失所望,二卿则完全成了泥塑雕像,画诺盖印之人,直到这场会面接近尾声,才代表鲁人答应了双方各退一步的事实。

  “斗屑之人,不足与之谋!”

  ……

  对于季孙斯来说,今天的筵席交锋能谈成这样他已很满足了。

  赵氏答应退出大邑须句,这让他们神经一松,尽管人选不尽人意,是鲁侯较信任的柳下季,但他毕竟是鲁国公族,总比赵无恤盘踞那儿要好。至于加塞进来的司马冉求,虽然做过赵无恤之臣,但那不是孔丘的学生么?怎么想都是比较听孔丘的话。

  但孔子却有些闷闷不乐。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这是他对弟子冉求的评价。

  他能确保冉求政务上的才干,但德行……孔丘也无法确定。

  他这位弟子是个性格谨慎诺诺之人,所以孔子鼓励他行事果断一些为好,如今看来并无太大改观,只是将遇事请示的对象,由孔子变成了主君赵无恤。

  想来也是,当年冉求在中都只是个小小的两司马,手下二三十人。可到了无恤麾下后却被信任之,重用之,职务一路蹿升,让冉求不能不尽心效命。

  “子有,勤勉忠君,以五百之众御数千群盗,多次立功,当升为大邑司马!”

  如今赵无恤又将他推荐位须句司马,以这位弟子知恩图报的性情看,孔子不能确保他以后究竟会听谁的。

  也罢,子有的本质还是好的,虽然言语讷讷,但行为敦厚,总不至于变成宰予那样的不肖之徒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