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另一方面,虽说律法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但君主大可不必亲自去实行。严肃律法,在百姓面前扮演不近人情的角色,是理官士师们做的事,为君者应当把自己抽离,支持律法,看上去又高于律法。让百姓觉得,就算法是恶法,吏是酷吏,但他们却能相信,国君是重人情的,会为他们主持公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赵恒有些恍然大悟了,父亲今日所说的,已经不仅仅是这个案子应该如何判决,对于国君而言,一件案件的判决公正与否,几个人的生死存亡,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对类似事件的处理上,维护秩序,同时收买人心,让赵氏的威望,一点点堆叠起来,最后变成万丈高楼。

  但赵恒心里依然有疑问,那就是这雍、汉两朝的历史,虽然父亲说是九州之外的外域历史,但他为何会知晓如此多的细节,那两朝的历史,那些君主面临的问题,为何与方今在赵国发生的事如此相似?

  然而赵无恤却卖了个关子,笑道:“等你有朝一日坐到为父的位置上,便能够知道了。”

  太史墨已死,但那份他为赵无恤书写的《秘史》,就藏在未央宫的祖庙密室里,赵无恤打算,这份秘史,只有每一代新继位的国君才能看到,也算是赵氏的祖训吧,至于子孙们乍见时是惊骇莫名,还是恍然大悟,事后是连忙销毁,还是继续深藏,等待下一位国君翻阅,赵无恤就管不着了。

  最后,他总结道:“以法为骨,以礼为皮,再加上一点道家老子的君王南面之术和形而上学的高深莫测,就是一个合格的赵国君主……”

  “小子受教了!”

  在教完儿子治国平衡之道后,赵无恤也终于说出了对此案的看法:“后日,在大理寺召开对伍封复仇案的公审,届时邺城各界皆可入席参观,让人去告诉邓析,寡人支持他,按照律法规定的条文维持原判,程序越公正越好,判得越重越好!”

  他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在赵国,必须明确这样一件事,国君是没有错的,国法也不会错,就算有错,只会是‘酷吏’的错!百姓眼里的恶人,让‘酷吏’来当,百姓眼里的圣明君主,由寡人来做!”

  第1175章 特赦

  “国法草创,是故《赵律》中对于复仇一事没有详细条文,此次廷审,参照类似条文,与复仇有联系的是《绝时杀人》,在《赵律疏议》中,绝时杀人应按‘故杀’罪惩处,‘以刃及故杀人者,斩’!”

  大理寺外的广场,名为“棘庭”,得名于周代的制度:大司寇听狱棘木之下,这是里公开审理案件的地方。

  棘庭上,在数百人众目睽睽下,头戴獬豸冠的大理邓析亲自审理伍封复仇案,在让提刑官公开证据,宣布了判决的理由后,邓析对手带枷锁,站在堂下的伍封宣判道:“是故伍封持刃杀伯嚭,证据确凿,依国法,当处以死刑!于秋后问斩!其从犯百余人,皆罚甲一扎!”

  此言一出,堂上的理官们都暗自擦了一把汗,终归是严惩重判了。而堂下的旁听者,更是大吃一惊,尤其是公羊高等人目瞪口呆,这个判决比他们预想中还要更重许多。西门豹等名法学子开始为大理寺的公正执法拍手叫好,但周围人数是他们百倍的邺城工商、里闾代表们,则义愤填膺,对于伍封的遭遇极为同情,纷纷表示不满。

  “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