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钟声悠扬,传出去好远。

  道路两侧的文武官员们听到钟声,齐齐朝李植的方向作揖行礼。李植举目望去,只看到一片片的黑底“梁冠”帽。

  第0665章 准了

  李植看了看那些文官百般不情愿的样子,冷笑了一声。

  此时李植为大明平灭鞑虏,这些文官连出来迎接一下都不愿意。

  实际上,这些文官邀功卖名时候那是一等一的好手。平灭满清的功劳,这些无耻文官说不定就要分润一些。

  在李植穿越前的历史上,自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启用以来,东林党就愈发做大,完全垄断了朝堂,可谓“众正盈朝”。不过这些东林党人却没有力挽狂澜。在原先的历史上,崇祯十四年到崇祯十七年短短三年内,大明的形势急剧恶化,短短三年时间大明就亡了。最后天子朱由检和内臣王承恩吊死在煤山上,结束了大明皇朝。

  后世的文人总为东林党推脱责任,然而实际上,大明局势从好到坏的崇祯初年是东林党垄断朝政。而大明形势急剧恶化的崇祯末年也是东林党在执政。大明朝的灭亡,东林党有无法推脱的责任。

  在原先的历史上,大明朝亡了以后东林党自然就失势。虽然一些投降的东林党官员也做了高官,但其权势气候就差很多了。

  然而如今的历史被李植改变了。虽然东林党仍然把持着朝政,但是因为李植的南征北战,大明朝的形势比原先好得多——满清已经彻底被李植剿灭,张献忠被李植杀了。而李自成虽然死灰复燃,但发展的规模也没有原先那么大。

  因为李植的苦心经营,大明朝颇有中兴的气象。

  然而可笑的是,李植的这些功劳,最终竟也会分润一些到和李植死磕的东林党身上。

  东林党位居朝廷中枢,把控朝廷的关键部门。这些文人最善于自我吹嘘,李植打下的太平局面,自然被这些文人吹嘘为“众正盈朝”的成果。

  东林党和依附东林党的文官左右舆论,在朝野上下已经形成一种说法,说是正因为东林党的苦心京营,制衡刺激,才有李植的南征北战之功。

  所以虽然李植两次上奏朝廷杀东林党大佬,首辅次辅都杀了一遍,但朝堂上东林党成员和亲近东林党的文官依旧把控关键部门,蔚然成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