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辽东现有六十万辽民和四十万鞑子奴隶,一百万人一年大概消耗三百万石粮食。多余的三百五十万石粮食要运入关内。按现在的粮价,这些多余的粮食价值七百万两。”

  郑元又说道:“国公爷你也看到了,鞑子统治时候只想着劫掠掠夺,基本不修道路,当初辽东镇留下的道路如今已经是一塌糊涂。辽东各地距离锦州海港大都有十来天的路程。我算过,如果靠马车运送这些粮食回天津,需要二万辆马车来回运送一年,才能把所有的粮食装上船。”

  “如果用四两一个月的价格雇佣这二万辆马车,这一年下来运费就是一百万两,接近粮食价格的一成半!”

  听到郑元算出来的惊人数字,李植也不禁动容。如果运费这么高,辽东的粮食就要折价不少。在辽东耕种的佃农、服务队和地主们收入都会一下子下降一成半。

  郑元吸了口气,说道:“这还是第一年。如今有五十万壮劳力在开荒和修建水利工程,明年起码能再把一千二百万亩抛荒旱田的水渠和水车架好,把这些抛荒田变成可以机械耕作的良田。到时候辽东粮食产量翻番,一年花在陆路运输上的运费要花三百万两银子。”

  辽东的粮食大多使用李植的农业机械进行耕作,人均产量极高。这样种植出来的粮食已经超过小农经济的范畴,可以说是商品农业。对于商品农业来说,运输是一个大问题。

  如今的辽东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每年有几百万石的粮食要往关内运输。靠几十年前辽东镇留下的泥泞道路根本无法承载这样的运输。

  郑元拱手朝李植施了一礼,说道:“所以,国公爷,我建议在辽东开始兴修水泥道路。争取做到每个千人的小镇都修通水泥路。单马马车在泥路上只能拖一千三百斤货物,在水泥道路上可以拖二千多斤货物,这样算下来路费一下子就能减少一半。”

  “初始投资虽然大一些。但一旦建成,每年可以节约的运费以百万计。”

  李植看了看郑元,觉得这个舅舅如今能力还可以。虽然出身贫寒,但现在做到辽东巡抚这样的高位,或者说“辽东开荒大队总队长”,却是毫不怯场。上任半年,就开始琢磨解决辽东的基础设施问题了。

  李植看着前方慢慢前进的运粮车队,说道:“水泥道路作为基层道路网可以修。不过即便修了水泥路,还是无法解决越来越沉重的辽东运输问题。”

  郑元愣了愣,问道:“那该如何?”

  李植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尝试在辽东修铁路!”

  郑元听得云里雾里,更加不明白了:“何谓铁路。”

  李植说道:“所谓铁路,就是在地面上铺上光滑的钢轨,利用钢轨摩擦力较小的优势降低货车的前进阻力。这样一来,原先需要五匹马才能拖动的货物,现在使用一匹马就能拖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