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万历朝,天启朝发生在马尼拉的两次大屠杀,就未曾引起京城百姓的任何情绪。

  然而因为李植的穿越,因为大明国力的不断提高,因为天津体系不断的对外征伐,大明的百姓不再忧虑建奴、流贼之祸,便开始越来越关注海外的世界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大明内部各种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在京城仿效天津建立法庭抑制豪强后,百姓们渐渐再不受豪强欺辱,就更加有了主人翁的意识,开始关注李植带头的大明海外拓展。

  如今李植征服了日本,引起京城百姓奔走相告,让百姓们载歌载舞地庆祝。而虎贲军征服吕宋群岛,更是让京城百姓满腹的骄傲。

  我大明的疆域,北通黑水,东抵蓬莱,南达南洋。

  虽然李植并没有从京城招募移民开拓南洋,但京城百姓们相信,以后南洋的沉香、胡椒都会越来越便宜,南洋产出的粮食会平抑大明的物价,让百姓们受益。

  而这种不断的开拓中,百姓们对海外明人的态度也变了。以前大明的百姓视海外明人为逃民,几乎是非吾族类。而如今因为李植领导的官方也在对外开拓,百姓们渐渐将开拓南洋的海外明人看成了先驱者。

  这些先驱者,便是国人海外扩张的探路先锋。

  这种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因为李植的穿越,在大明朝,至少在一镇八省和北直隶、山西、陕西,整个社会风气已经开始变化。几千年来只会向内看,只关注中国内部事务的北方百姓,已经渐渐学会了向外看,开始关注如何拓展海外,创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在对外的征伐中多次得到利益,就会逐渐变成一个外向型的国家,不断地向外努力。而且会在对外发力的过程中自发地约束自己,降低内部的内耗。

  李植骑在马上,看着激动兴奋的京城百姓,十分欣慰。如果说自己的穿越让天津、山东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算是自己的成绩的话,那将整个大明的文化改变成一个外向型的海洋文化,那就是李植最大的成功。

  京城的百姓们看到李植走了过来,满眼的崇拜拥戴,齐齐跪在了地上。

  “王爷千岁!”

  “王爷千秋!”

  李植在马上朝京城的百姓拱手还礼,又在街道上激起一片叫好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