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他们的冲击下,很快将尹子奇的叛军分割开来,大军直直冲向睢阳城,距离城门还有一里之时城门忽然打开,数百名骑兵从里面杀出,领头的一员猛将挥舞双锤将前来阻拦的叛军砸的七零八落,口中还大声的喊着,“哈哈,南八,雷某出来接应你了。”

  此人正是张巡军中不输于南霁云的猛将雷万春,内外夹击之下尹子奇的叛军被打的大败,李悠还乘机劫了尹子奇的辎重营,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顺利和雷万春汇合进入城中。

  刚一入城就看到一名五十多岁的披甲男子迎了上来,李悠连忙下马拜倒,“末将拜见中丞大人。”

  和在大魏向李圭跪拜时的心情不同,李悠这一拜拜的是心甘情愿。

  第137章 士气大振

  “哈哈,南八快快请起。”张巡见到南霁云平安归来,还带来了这么多援军和物资,不由得大喜过望,连忙上前将李悠扶起。

  “中丞大人,可恨那贺兰进明胆怯至极,不肯派出援兵;幸好有真源的李贲将军送了百余匹良马,宁陵的廉坦将军支援了三千名士卒及粮食五十余石,只可惜入城时这些士卒已经死伤了不少。”虽然有背嵬军的保护,可是这些老弱病残战斗经验极其匮乏,李悠粗略的大量一遍,发觉至少有一千多人没能进城来。

  “此外,末将还在睢阳城外遇到了昔日友人潘凤将军所率领的千余义军相助,如此方才能顺利入城。”李悠接着又将潘凤引到跟前,“潘将军还带来了万石粮食,十万支羽箭,入城时几乎没有损失,另外末将还从叛军之中抢到马匹牛羊数百,如此可保我睢阳城高枕无忧。”现在只能将背嵬军、粮食还是箭矢的事情都推倒潘凤身上了。

  “好好好!”张巡激动地都快说不出话来了,贺兰进明的性格他也清楚,周边诸城的情况他更是了如指掌,派出南霁云求救也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然而没想到南霁云却能给他带来如此大的惊喜。

  “中丞大人,将士们好几天都没吃饭了,还是先卸下粮食煮些粥给他们喝吧?”许远看着大车上那一袋袋的粮食也笑得合不拢嘴了,不过他还记得久饿之下不宜暴饮暴食,最好是先喝点粥垫垫肚子。

  “还是令威想得周到,此时就交由你去办吧。”说完张巡来到潘凤面前深深一揖,“张某代睢阳城中两万军民谢过潘将军之高义,若非潘将军,我等必死无疑。”睢阳城中本来有四万余人,可是经过数月激战,如今只剩下半数不到了,城中可谓是家家戴孝、户户有亲人陨与战事之中,但尽管如此城中民心终不离变。

  因为睢阳城的百姓与叛军抵死作战,并非仅仅是忠于那位“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唐明皇李隆基,亦非是为了在灵武继位的太子李亨;更是因为有张巡、许远等人与城中百姓同甘共苦,输死搏杀的感召;更是因为他们对蛮夷的恐惧和不屑,五胡乱华之事殷鉴不远,城中的百姓都知道如果任由叛军攻破睢阳,进入江淮财赋之地,则大唐将会沦入蛮夷之手,而他们也将沦为蛮夷的奴隶,被他们肆意欺压残害,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引颈就戮还不如拼死一搏。

  如此以来纵使死于敌人之手,自己的妻女儿孙或许还能保全,若是全家皆亡,也能让那些蛮夷见识见识大唐人的勇武,死后也能昂着头颅去见自己的祖先,告诉他们自己没有辱没汉人的荣耀,没有向那些不知文明为何物的蛮夷屈膝。

  “此等蛮夷之辈人人得以株之,中丞大人无需多礼。”潘凤按照李悠早些时候的叮嘱说道,早些年在冀州以及跟随李悠横穿匈奴时,他都没少和这些蛮夷部落打过交道,对他们自然没什么好感。

  见张巡还要说话李悠连忙劝道,“中丞,还是先用些粥再说话吧,如今贼军方才大败,今日看来大概是不会再攻城了,您有什么吩咐还是等用过饭之后再说吧。”看着张巡走路摇摇晃晃的样子,李悠估计他在自己离开睢阳这几天就没怎么吃过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