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旁的司马错端着茶杯默默地品着,不发一言,似乎也是对姚广孝信任至极,或者说在他看来只要齐会之稍有异动,就肯定逃不过黑冰台的罗网吧?

  “尚书大人,如今马上就要决定这一届恩科录取的人数了,您可要为我们儒门中人多加争取啊。”与此同时,在齐会之的府上,也有人苦心劝谏道,“如今朝中,杨朱墨翟之徒充斥朝堂,而我儒门子弟日渐稀少,长此以往如何是好啊!这天下的百姓怕是要受苦了。”礼部主事曾先泽用悲天悯人的语气说道。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他哀叹的真正原因究竟是怜惜天下百姓还是自己黯淡的前途就不得而知了,济济一堂的儒门中人闻言也都是一副心有戚戚的样子,太常寺卿颜思回也出声附和道,“算学格致虽是小有用处,但这治理天下还需遵从圣人学说,太尉大人乃是勋贵出身,平日里只读些兵书策略,加之昔日杨介夫、卢承庆等奸佞误国,方才让太尉大人对我等儒门中人多有疏远,如今既然齐大人来了,还得多多秉直进言才行啊。”

  “老夫初来乍到尚未熟悉朝政,现在就开口干预如此大事怕是不妥啊。”齐会之出言推辞,他虽然不像杨介夫那般精明,但是这些人想撺掇自己为他们的利益出头还是看得很清楚的,他可不会如此轻易地答应下来。

  “以圣人经义取士乃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如今太尉大人偏好杂科分明是走了歪路,齐大人身为我儒门泰斗,万万不可坐视不管啊。”有人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上一届的考生之中如今已有不少人得到了太尉大人的重用,多又被提拔到要职的,反观同期入朝为官的儒门学子大多还在磨勘之中,想要主事一方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了,长此以往我儒门学子在朝堂上恐怕就要没有容身之处了。”有人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当然出现这一情况也是有原因的,许多专业性较强的职位人才稀缺,所以那些身怀异才之辈才能如此快的独掌一方,反观朝中的儒门学子却是不缺的,因此只能按部就班的熬资历。

  接着又有人拿出各种说辞来劝说齐会之,众人齐心协力一起撺掇,务必要让他答应才行,齐会之初时屡屡推脱,但后来不知道究竟是处于对儒家前途的担忧还是其他原因,他的语气也渐渐地松了下来,“科举事关朝廷百年大计,的确应该慎重才是。”

  “真是如此,还望齐大人率先上书,我等必会出声响应。”颜思回见齐会之终于漏了口风,连忙出来附和道,曾先泽等人也都拍着胸脯保证,只要齐会之领头,他们就会全部响应,纵使被逐出朝堂也在所不辞。

  “可是老夫毕竟是初来乍到,又势单力孤,恐怕还不能劝说太尉大人更改决定啊,还是得有其他人帮忙才行。”齐会之摸着胡须为难地说道。

  曾先泽、颜思回等人也皱起了眉头,的确齐会之虽然领了礼部尚书一职,可毕竟没有在福王朝廷里竖起威望,远不能和姚广孝、范蠡、司马错、王机等人相比,确实需要其他人来帮忙啊,可是他们这些人人微言轻,敲敲边鼓或许还凑合,领军冲阵却是不够资格。

  “下官记得琅琊王氏的王家主前些日子也到了嘉州,王老先生学识深厚,在士林中的威望不在齐大人之下,我们请王老先生出面帮忙会不会好一些?”琢磨半天,还终于让他们找出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合适的人手。

  “若是说动了王老先生,那么王侍郎岂不是也会站到我们一边?王侍郎主管吏部,对科举一事有很大的发言权,只要他们肯帮忙,此事就大有希望。”很快就有人想到了王机。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咱们明日就去王老先生的府上拜访。”这些人似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纷纷商议着去王逊那里拜访的人选和策略。

  第635章 引蛇出洞

  第二天,王逊隐居的别院之外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几辆马车,打破了这道小巷的宁静,几名或是身着儒衫或是穿着官服的中年人来到门房递上拜帖求见,这样的事情在王逊刚刚来到嘉州的时候也曾经发生过几次,但王逊却是很少见客,再加上他并未在朝中担任官职,所以来拜访的人就渐渐少了下来,今日却是不知道为何来了这么多,门子不敢怠慢将这些访客请入门房稍坐,自己急匆匆的带着拜帖赶往王逊休养的花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