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李悠正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才没有将李自成安排到这里,易地担任军官将成为日后大明军队的铁律,所以李自成的愿望就这样落空了。

  城头衣衫褴褛的守军看到这一幕立刻前去向县官汇报,所以当李自成和李过来到城门口的时候,县官已经带着县衙的大小官吏在此等候了,县官很快就从李自成的官服上认出了品级和职位,连忙行礼致意,“下官米脂县令孙绳武拜见总兵大人。”

  以前大明的文官遇到武将可不会这么多礼,不过自从新皇登基之后,武将的地位大有提升,所以才有了他这一礼。

  李自成也没有仗着身份鄙视县令,而是翻身下马和他们见礼,“本将此次返乡乃是私事,并非公务,不敢耽搁父母官,朱伟还是请回吧。”陕西乃是李悠率先治理的省份之一,对当地的官员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县令很快就明白了李自成的意思,带着手下的人马回去了,至于下面会是什么样的安排就不得而知了。

  李自成回到自己老家李家站,再次引发了全村的轰动,他们没想到李自成自从逃难离开米脂县这才几年的功夫,就当上了这样的大官,于是那些沾亲带故的家伙纷纷前来拜访,试图从李自成这里为自己捞取一些好处。

  李自成谨记军法官的教导,并不敢以权谋私,不过他在外面闯荡许久,眼界已经不再是这些村民可比,李自成给他们讲述了辽东和流求拓荒招募流民的政策,想要从军搏一份功名的他也给指点了办法,不少人听了之后都有了自己的打算。

  可还是有些人依旧用以前的老眼光看待李自成的官位,认为他当了大官提拔一两个秦娟根本不是问题,他们一心想要跟着李自成吃香的喝辣的,哪肯去受这等苦?于是苦苦哀求要跟随李自成当亲兵,口口声声说着诸如都是李家子弟,定会为李大人竭尽效力之类的话语,弄得李自成不胜其烦,干脆缩短了在家中停留的时间,提前赶往宁夏镇。

  “就他们的秉性,到了军中也指挥仗着是我的亲戚贪墨军饷,欺压士卒,像这样的人遇到军法官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说不定我也要收他们的连累,当初听卢帅说起新军招兵、练兵和带兵相互分离的时候,我还颇为不解,现在想起来恐怕就是为了杜绝这种事情。”李自成颇为感慨的对李过说道。

  “叔父说的是,军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恐怕将士们的士气就会受到眼中的打击。”李过也对这些人颇为不齿,他们都以为自己是跟着李自成才有入鸡蛋了地位,纷纷想做第二个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在训练中受了多少苦,在战场上遇到了多少风险,自己的功名可是真刀真枪厮杀出来的,那有这般便宜。

  “到了西北之后,那里的边镇肯定少不了这种人,你要小心行事才行。”李自成郑重地说道。

  第917章 闹饷

  “将军,您可不能丢下我们啊,您要是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固原镇总兵府内,一群大大小小的军官正围着甘肃镇守固原总兵官许如虎哀求道,朝廷已经传来旨意调许如虎入京任职,由曹变蛟接替许如虎的职位,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调职并不允许许如虎携带太多的下属,这里的大多数人都要继续留在固原镇听候曹变蛟的安排。

  “此乃朝廷的旨意。”许如虎向着京城的方向拱拱手道,“本官又怎么敢违背,尔等还是快些回去,准备迎接上官吧。”如果是以前,像这种明升暗降的处置许如虎是肯定不会答应的,说不得还要想办法弄点外虏入寇、军队哗变的事情来,好让朝廷改变主意,让自己能够继续留在固原镇当自己的土皇帝,可现在却不一样了,关宁军、东江镇、宣大军先后被整编,祖大寿等人被斩首示众,家人流放流求,满桂交出了宣大军给自己挣了个左都督的头衔,而且据说还有希望封爵,现在的皇帝已经不是先帝那般好忽悠了,还是识趣一些的好。

  反正这些年也挣下了不少家业,到了京城那种繁华之地舒舒服服的养老总比留在这破地方吹风沙的好,至于这些亲信,眼下是顾不着他们了;许如虎以前贪墨军饷、杀良冒功之类的事情也没少干,能够这样的结果已经不错了,那还敢有其他想法。

  无论他们怎么哀求,许如虎就是不松口,无奈之下这些人只好告辞,来到一名千总的家中商量着对策,“看来总兵大人是打算舍下咱们了,参将大人、游击大人他们也都早早的离开了固原,我等该如何是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