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内媒体对这件事比秦风本人和瓯投集团的股东们还兴奋,不等秦风和苏糖从美国回来,国内就先炒得翻了天,连带着,秦风完全没做宣传的新书也被炒了出来,各大书店里卖得红红火火。这一次,再没有人发出质疑的声音。所有为了喷而喷的臭傻逼,全都淹死在了人民群众的唾沫星子里。

  秦风从美国回来后,拒绝了各大电视台的访问邀请,各种签售活动也推得一干二净。

  他还是忙。

  虽说秦朝科技和糖风餐饮的事业,全都已经走上了正轨,但生意总是做不完的。

  比方不久前的几个月,秦风就和瓯投大股东之一的莫念家,合资成立了一家塑料制品公司。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下达了限塑令。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塑料商产业人心惶惶,塑料厂遭到跳楼价抛售。深知限塑令只是个美好的愿望的秦风,差不多是第一时间就找到了东瓯市最大的零售商老莫,然后两个人吃了顿饭,就把统一曲江省塑料产品的计划定了下来。后来的收购进行得十分顺利,一来东瓯投行的贷款利息很低,秦风和莫念家两个瓯投的董事出面,分分钟就能贷到足以买下曲江省所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塑料制造厂的资金;二来许多地方上的政府一听是秦风要买,也全都非常给面子,就算人家老板不想卖,地方上也能帮忙做通工作。

  秦风和莫念家收购、重组曲江省塑料厂的举措,眼下每个月能为他们俩各自带来接近50万左右的纯利润。和动辄几个亿相比的大生意相比,这点钱好像不太起眼,但秦风看重的,却是它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要知道,这年头风云多变,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一帆风顺下去。有这么个几乎永不枯竭的小金矿在这儿,好歹也是相当于每年中一次福彩特等奖的存在,哪怕将来运气再不济,生活质量总还是相当有保障的。

  除了这个塑料厂需要偶尔照看一下,秦风在影视行业的投资也不算少。

  07年和08年,秦风接连投资了《集结号》、《长江七号》和《非诚勿扰》三部影片,资金依然是借的,不过由于出品方人数不少,所以其实加起来也没花掉多少成本。

  《集结号》的剧本里没有适合苏糖的角色,秦风也没有勉强制片方硬给苏糖弄个镜头。不过《长江七号》和《非诚勿扰》,倒是有适合苏糖的。苏糖先是在07年参演了《长江七号》,取代了原本属于张玉琪,演了里面那个每天穿旗袍的小学老师。1月份电影上映时,不少宅男留下的影评是,看苏糖穿旗袍的样子太伤身体。而在《非常勿扰》中,目前暂停下的苏糖要扮演的角色,是葛大爷众多相亲对象中,因性冷淡而离婚的那位少妇,秦风略微有点期待。

  说起苏糖的事业发展——走了三次维密秀之后,苏糖俨然已经迈入了国内一线女星的行列,各种活动的出场费之高,已经有点刷新秦风的世界观。

  而且和秦风截然相反的是,苏糖是属于那种看起来好像很忙,但其实真的不怎么忙的存在。每次只要花个一两天时间,苏糖就能轻轻松松把钱赚了,所以绝大多数时间,她还是宅在家里或者宅在学校,除了坚持每天健身锻炼2小时,基本不存在什么特别辛苦的事情。不像秦风,外面的人看他,总觉得他好像很悠闲,一天到晚不是赶这个场子就是赶那个场子,仿佛所有的事业都是靠吹牛逼吹出来的。但只有苏糖这些家里人知道,秦风每天24小时里,至少有16个小时是在发奋图强,最忙的时候,甚至连为爱鼓掌的运动都抽不出空闲来。

  2年时间里,小两口攒了不少钱,却没什么时间花。

  家里的变化也不算大,秦建国和王艳梅依然外表年轻,串串貌似生命力很顽强,体重超标了那么久,依然还能吃能睡。两岁半的果儿,已经能流利地和大人对话,最近又刚学会了和王艳梅顶嘴,第一次顶嘴的内容很逆天。

  “我长大要嫁给哥哥。”

  “胡说!你怎么能嫁给哥哥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