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恢复高考至今,才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别说学生们摸不清门道,老师也云里雾里的。考什么,怎么考?教什么,怎么教?谁都说不清楚,以至于各地教育局都要组织教学小组,拉一些稍微清楚点的,然后对各地教师进行再教育。

  若是以后世的标准来看,大约只有少数大城市和教育重镇的某些重点中学能在所有的教学科目上达到平均水平,至于西堡中学这样的乡镇中学,全靠早些年毕业的中专生和高中生来教学,其中水准最高的竟是一名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他因为已经结了婚,在77和78两年高考落榜以后,就只好放弃深造,留在了学校里。

  用高中毕业生来教高中学生是这个年代的乡镇中学和厂矿中学里,再常见不过的景象了,至于效果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

  王国华如饥似渴的听着杨锐的讲解,在他心里,所谓的“六角形记忆法”已然是某种秘笈般的存在了。

  太神了。

  王国华拼命的做笔记,恨不得将杨锐说的每个字都写下来。

  ……

  第3章 野望

  杨锐在说话的同时,也观察着王国华,发现他听的进去听的懂,而且对学习是如饥似渴,不禁决定,将昨日就已萌生的念头付诸实践。

  将王国华发展成自己的“学生”!

  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杨锐意识到自己距离下次高考还有一年的时间。

  一年时间,对普通学生确实很紧张,对杨锐来说却有些太宽松了。他除了背政治语文需要耗费些时间以外,基本用不着准备,就能得到极高的高考分数。

  整整一年的时间,杨锐更乐意把自己老本行利用起来。

  做一年的跨时代金牌补习老师,似乎是目前最适合他的选择。

  现在是1982年,他们即将参加的是1983年的高考,等他们毕业的时候,则是1987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