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80年代早期,究竟是剩余价值还是利润的事是说不清楚的。杨锐既不关心这个问题,也不想成为论战中的目标,他的前程远大着呢,何必去冒这种政策风险,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一个不小心踩入深渊,紧接着就是万劫不复。这和考试100分可是截然不同的风险。

  最简单的情况,某位老党员看不惯你,一纸实名举报,前面的努力就可能全部报废。

  这年月的上访可不是给群众准备的,真正厉害的上访属于官员和党员,他们每年制造的上访也远多于普通群众,多少高级干部就始于一次同僚的上访。杨锐的小身子骨,还远远禁不住这种大杀器。

  刘珊却是一惊,捂住小嘴,道:“你要给我们发四块钱?”

  “工作理应得到报酬。”

  “你真的是因为做档案发钱?”刘珊突然又有了怀疑。

  “你说呢?”杨锐笑笑,不等刘珊反应过来,又道:“行了,赶快去找人吧,只要没事的锐学组成员,对方同意,都算数,你把名单交给黄仁,让他发钱就行了。”

  刘珊深看杨锐一眼,说了句“好”,转身离开。

  杨锐笑笑,继续伏案读书。

  他这些天,都在默写《新概念英语》。

  国内目前已经有了新概念英语,但不是出版刊物,而是手抄和油印的小册子。

  英国人亚历山大67年就推出了这套新概念英语,一度风靡全球,国内则是两届高考结束,才开始疯狂的寻找适合的英语教材。因为央视播放的《跟我学》实在太火,由同一名作者著作的新概念英语就此进入了中国人的眼帘。

  然而,没有正式出版的新概念英语,在82年还是很难买到的,大家一般都是借来自己抄写,也有些学校的老师会油印一批,发给喜欢的学生。

  就是这样零碎的规模,也让新概念英语遍布全国,再过两年,还会有出版社无视版权,开始大规模的印刷。

  可在有出版社印刷之前,要想找一套完整的新概念英语,并不容易,许多学生都只抄自己觉得好的部分,也有抄几篇文章就放弃的,还有弄丢的,抄错的……就像古代的读书人抄书一样,越是大部头的书籍,就越容易散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