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论文也不能完全照抄,杨锐记忆中的论文都有自己的参考文献,这些文献某些已经写出来了,杨锐就得把它们找出来,某些文献还没有写出来,杨锐就得自己证明它们。

  在没有计算机搜索的年代,这是很费时间的工作。

  杨锐所言的分配,其实就是他读研的时候,自己与导师的工作分配。

  导师完成最核心的部分,学生完成最累的部分。最终,最有价值的第一作者归导师,可有可无的第二作者归学生。

  就学术期刊的署名原则来说,除非是并列第一作者——后世的《自然》和《科学》杂志经常会有多达二三十人的并列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的价值都很有限,也就是在校的学生会觉得开心。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大二还是研二的学生,不经历打杂无署名和打杂署名第二作者的经历,也是很难有做实验和写论文的机会的。

  这就和老式店铺的员工,从伙计到掌柜的攀爬道路一样。小太监到大太监,再到权阉的路途,亦是如此。

  然而,姚悦关注的明显不是署名问题,她很自然地问道:“你再写的论文,不一定能发表吧。”

  “肯定能发表,我保证。”

  “仓教授写的论文,也不保证能发表。”

  “我会优先选择能发表的论文。”

  “你怎么知道哪篇论文容易发表?你都没有写出来呢。”有点熟悉了以后,姚悦的思维也变的敏捷了。

  杨锐无话可说,摇头道:“你要是有兴趣,挑个时间来西堡中学看看,我演示给你看。”

  “你刚才不如在实验室演示给我看。”

  “仓教授要是看了,又是一堆的问题。总之,你有兴趣就到西堡中学来,否则,就当我没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