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审稿人制度保证期刊的风格和水平。但正因为是义务工作,期刊往往需要数量众多的审稿人,才能保证稿件被按时审阅。邀请曾经在本期刊发表文章的研究者做自己期刊的审稿人,是长年积累的经验。

  越是高水平的期刊,就越需要高水平的审稿人,《生物化学系统生态》不能说是很牛的期刊,但能在这里发表论文的作者,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说是多数。

  当然,期刊也不全靠审稿人打天下,他们也会邀请业界知名的专家做本期刊的编委。

  和审稿人比起来,编委的数量要少的多,权力也大的多。

  在很多期刊,编委和主编是一篇论文能不能刊登的最终决定人。在网络时代,当论文评审状态随时可以查询的时候,就经常能见到“编委审核”的状态,那通常也意味着该论文处于终审状态。

  而在国内,由于国情的不同,高级别的期刊往往能够邀请道高级别的研究者,至少是高行政级别的研究者,所以,国内早期的期刊可以说是编委和编辑审核制度。

  少了审稿人的环节,加上难以抑制的行政干预,使得国内期刊肆无忌惮的作弊,到了21世纪,除了少数实力强横的期刊,大部分的中文期刊已经没有学术阅读价值了。研究者也不会向那些坏了名声的期刊投稿,除非本身就是为了混职称的烂论文。

  不过,也正是因为国内是编委和编辑制的,“审稿人”这个名头变的很有光彩。

  即使到了2014年,也经常能够看到某些教授专家,在自己的简介里,加上某某期刊“特邀审稿人”或“审稿人”的字样。

  实际上,审稿人是无所谓特邀与否的。能够成为某某期刊的审稿人,只是说明某某人在该期刊发表了数篇论文罢了。

  当然,用审稿人来形容这种行为,确实是比“在某某期刊发表了某某论文”有说头一些。

  《自然》杂志审稿人这样的名称,也确实算得上是高端的牛人,若是某某杂志的编委,大约还能再加一个牛。

  杨锐准备说明一下,又觉得无从说起,冷餐会不一定是由他来组织的,大家自发的聊自己喜欢的话题。而学生们,显然更愿意将审稿人和编委混淆起来讨论。

  “我们有一天也能发表论文吧。”常做实验助手的何成与姚尺凑到杨锐旁边,一脸的兴奋。

  杨锐耸耸肩:“等你们读到大二大三的时候,可以试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