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锐也不追求利润最大化,选着价格差不多的就都收下了。

  中国邮市最繁荣的阶段,应当是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九六年九七年的时候,任何一张邮票都有了翻倍以上的增值幅度,作为邮市风向标的猴票,在97年的价格是2000元每张,而在2003年,却是1200元。

  因此,以投资来说,持有邮票到90年代中期也就差不多了,15年时间,多的增值上万倍,少的增值数百倍,正常来说都不会亏。

  当然,前提是现在能拿得出钱来投资。

  杨锐手里的人民币资产足有数万元之多,除了部分用于购买国产的仪器以外,也就是吃吃喝喝了。就现在的消费水平,他不等手里的人民币用完,肯定就有新的收入。

  事实上,他持有的美元在这次订购仪器以后,都能有剩,80年代的中国,房地产都尚不存在,除了购买邮票,也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了。

  与其学普通人那样,买一堆名烟名酒放着等84年的涨价,杨锐更倾向于购买邮票。

  它除了是最近一些年增值潜力最大的投资品以外,还具有体积小的优点。

  几千块钱的东西,一个大箱子里就能放下,换成其他投资品,要一口气存放十几年,可就麻烦了。

  到90年代中期,将邮票全部抛售以后,就可以接着房地产和股票的茬儿继续投资。

  若是要躺着过一辈子,杨锐觉得,自己差不多都把路子看好了。

  吴倩却没想到杨锐看好了这么多邮票,随便算算,柜台前已有上百块的东西了,杨锐还让她将相同的邮品都搬下来。

  吴倩顿时麻爪了,问:“你这哪里是集邮,简直是囤积居奇,有这么集邮的吗?”

  “你管我怎么集邮呢,反正,这些我都要了就是了,你们所里再进货好了。”杨锐对购买邮票一点心塞都没有。

  在整个80年代,从来没有听说有人因为买的邮票多,或者卖的邮票多,就被抓起来的。甚至到了80年代末,邮币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百万元级别的邮票买卖,也不见政府有阻止的意思。应当说,这就是中国最安全的投资市场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