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按650填吧。”杨锐随便给了个数字,他没有仔细估分,但在总分690分的考试中,他的总分肯定比这个只多不少。

  黄仁记了下来,标准答案已经发到了各个学校手里,杨锐多门试卷满分,鸿睿班的学生也都适应了。

  姚母却不适应,她家里两个孩子都参加了高考,她自然也对分数异常敏感,此时不由瞪大了眼睛。

  姚悦适时的拉住老妈,低声说:“杨锐预考是全省第一,你这下信了吧?”

  “这么说,他肯定能考上重点了?”

  说到这个话题,姚悦不是很高兴的道:“应该吧,他估计会去北京读大学。”

  姚母点头再点头,然后收紧手里的包,突然低声给姚悦道:“钢笔先不要还他。”

  ……

  第236章 分数线

  黄平收集了鸿锐班所有人的估分资料,仔细核对以后,将之抄录在了教室的黑板上。

  教室前面的黑板用小字抄写了众人的姓名,其后跟着估分,教室后面的黑板用更小的字抄了姓名,后面是准备报考的志愿。

  83年的高考,河东省允许报考3个志愿,同时,还有提前批和大专两种例外。

  提前批包括了军校和农林牧师范等学校,它比第一批录取还早,按照顺序,等于说是分数达到了提前批的分数,那么就一定会被提前批录走,因为,对于不喜欢这些专业和学校,分数又不错的考生来说,提前批最好是填都不要填,免得本来可以读重点的学生,却被本地的师范大学给拿走了档案。

  当然,如果本身就喜欢此类学校和专业,或者无所谓此类专业和学校,再或者分数较低的话,报考提前批等于多出一次录取的机会。

  像是杨锐准备要读的生物专业,就属于农业院校的强势专业,普通学生如果考不上重点类的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等学校,那报考提前批的农业院校就是最好的选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