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关村?那里怎么建实验室?”涂宪顾不上杨锐再叫车的浪费了。

  杨锐笑笑,道:“我不是听说中科院有研究员,在中关村开了公司?”

  “哦,听说了,陈春先嘛,中科院物理所的四大金刚。不过,他那个公司也就是个土房子,没什么意思。”涂宪虽然年轻,却不看好陈春先在中关村的行风气之先,事实上,如今看好陈春先的人也不多,中关村能活下来,也很难说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涂宪的是搞化学的,现在是做生物的,与物理和计算机也都不搭界。

  杨锐不在乎现在是什么样的,道:“土房子没关系,有地方就行。咱们可以自己盖个院子。”

  “那也不一定弄中关村啊,放在城里多好?”

  “城里以后连盖个高楼都不行。住城里的四合院过小日子挺好,在里面开研究所不行,再往后,咱们的大型仪器设备什么的,都不方便运输,另外,城里的地也紧张,咱们别和他们争了,就在中关村弄块大的。”杨锐还指着以后占科技园的光呢。

  涂宪想想觉得有理,遂陪杨锐在中关村转了一天。

  其实,现在的中关村也就是一条街的长度,转悠的重点就是看一块地,再想办法得到海淀区政府的同意。

  这既难也简单。

  找地很容易,未来高楼林立的地方,现在依旧是荒地和农田相杂的,只要给钱,想要多大的地方就有多大。

  得到海淀区政府的同意就稍微有点难度了,主要是杨锐和涂宪人头不熟,在国内,没人帮忙就太难办事了,尤其是和政府打交道的时候。

  除此以外,一些政策也是以后的人想不到的,比如说公司名带“科技”两个字,就需要科委的同意,而需要多盖章子的地方,对一家私人公司来说,远不止一处,每一处都会遇到单独的麻烦。

  好在杨锐还有一家香港公司。现如今,这家香港公司已经由一家开曼的离岸公司所控股,在表面和里层都与中国境内的杨锐无关,可以用来做外资公司来投资。

  不过,外资公司投资北京地方,仍然是挺复杂的流程,杨锐也只能安心等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