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经过更多人的更多论文论证,DNA双螺旋结构被认可,沃特森于是得到了诺贝尔奖。

  杨锐在这种猜想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不过,要证明猜想的实验往往并不容易做,他也没有要在这个领域太深入的意思,泛泛而谈发表两篇论文,保证方向正确也就罢了。

  不过,在他看来简单乃至于理所当然的猜想,在被人眼里就不一般了。

  汪颖虽然不一定看明白了,可论文还是让他觉得有点厉害,不易察觉的抬了抬眉毛,瞄了杨锐一眼。

  杨锐已经趴在试验台上,拿着他的移液器继续做起了实验。

  ……

  第298章 共做实验

  做实验很容易做的忘记时间,这就好像小时候做手工模型,眼看着还有三个步骤就完成了,眼看着还有两个步骤就完成了,自然是聚精会神,期待着完成的快感。

  杨锐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论文虽然有抄袭有重复,但实验都是要自己做的,这种东西,做的多了自然就习惯了。刚开始做实验的学生可能还会记着自己做了几遍实验,等习惯成自然了,做了几遍都要去看实验记录。

  汪颖等人看完了杨锐的论文,有的继续看剩下的论文,有人就隔空围观杨锐的实验。

  和汪颖的飞快而熟练不同,杨锐的实验动作一板一眼,追求的是准确。

  这种风格原本是不属于杨锐本人的,作为科研狗,所谓的科研之心是相当薄弱的,某些时候,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像汪颖的实验风格。

  而在某些实验室,管理科研狗的教授或小老板,也总要设计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减少科研狗的实验差错。

  不过,杨锐的目标模式与科研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区别,他已经开始撰写自己的论文了,更重要的是,他是知道成功节点的。

  要想重复实验,就一定要追求准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