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基本上,所有的此类企业,老板都会想尽办法的弄清楚工程师口袋里的催化剂是什么。

  而工程师也不会脑袋烧掉的,刚开始就去申请专利,因为申请了也没什么用,反而等于公布了自己的秘方。

  工程师就要像防贼一样的放着老板。

  比如采购原料,工程师通常都要多采购几样,以免老板猜到自己的催化剂组合。

  老板也不傻,就会去翻垃圾堆,有的工程师的秘方就此现了原形,于是一个月都等不到,就要被老板一脚踢走,和年薪百万告别了。

  有的工程师为了不被翻垃圾堆,就会将采购多出来的材料用水冲走,甚至先做反应再冲走……

  机警的工程师,可以轻松拿钱好几年,直到有的老板受不了,提出买断秘方。

  这时候,自然就是开个好价钱的时候了。

  而在80年代,就曾经出现过一个这样著名的例子,某君拿了某染料厂的高薪多年,老板想要扩大经营,不愿意受制于人,于是高价买断,给了钱以后才知道,此君的催化剂就是盐。

  盐是很简单,但你要知道它用在哪里做催化剂,很难。

  就全社会而言,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而对杨锐来说,他能够选择的催化剂就很多了。不过,要想催化剂有效的使用,还是需要一定的经验的,一股脑的用上去,适得其反也说不定。

  毕竟,化学反应是极其复杂的。

  杨锐思来想去,选择了辅酶Q10合成的最后一步,在氧化反应的时候,于0摄氏度,添加硝酸铈铵催化还原。

  想好了方法,杨锐给谁都没说,要了一辆车,自去平江购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