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更有人不顾杨锐和西联厂的干部尚未离开,就开始清扫办公室,并且用白色纸张,小心的擦拭保险柜等一切有可能存放过催化剂的地方。

  众人对之怒目而视,杨锐笑而不语,这样的小儿科手段,是弄不到催化剂成分的。

  第678章 时过境迁

  “把保险箱搬走,这是我的个人财产。”杨锐看不上英国人的小手段,但还是决定杜绝隐患。

  韦尔斯这个时候很是郑重的道:“在西捷工厂里的财产,默认是属于西捷工厂的,除非你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个保险箱是你所购买的,而且,保险箱里并没有属于西捷工厂的财产,否则,你就只能等我们检查完毕以后,再过来申领。”

  “韦尔斯先生,这是发票。”杨锐从兜里掏出准备好的一张小票。

  国内普通人买东西,一般是不要发票,但杨锐早就准备着,又怎么可能漏掉这个。

  如何保护自己的催化剂的专利,或者说,如何保护自己的实验成果,这是每名科研汪的必修课。

  同时,这门课也是与时俱进的,是无数前辈用血泪教训留下的遗产。

  就像是70年代的飞机上允许抽烟,而90年代的飞机全面禁烟,缘何?首当其冲的因素,是飞行中吸烟引起的火灾难以控制。

  而杨锐为何千里迢迢从国外买试剂盒回来装自己的催化剂,为何在保险箱里同时放置多种试剂,那都是血淋淋的知识。

  多少学者忙碌数年,十数年,甚至忙碌半生,终于做出一款高效催化剂,自以为从此财务自由,快乐半生,足以在人前人后抬起头来,足以余荫子孙的时候,催化剂的秘方突然泄露。

  泄露的原因太多太多,甚至杨锐也不能完全说得清楚。

  不过,阅读一下前人的遗言,严谨操作,他不敢说百分百的保住催化剂的秘密,可别人想知道,花费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不见得会比重做一款低。

  保护到这个程度,也就差不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