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课铃声响起。

  金教授站起来鼓掌,笑道:“杨主任,我们考虑把大家的论文合集出版,您如果愿意的话,我觉得可以把您的讲义整理出来,也出版成书。”

  听他这么说,学生们首先兴奋起来。能将自己的文章铅印,在现在人看来,还是非常高大上的。

  杨锐道:“论文合集出版挺不错的,既然都是5端缺失相关的文章……我的讲义的话,因为还不全,暂时等一等吧。”

  金教授本以为杨锐会像是学生们一样兴奋的同意,有些意外的点头道:“当然没问题,那就等一等吧,随时都可以找出版社谈。”

  杨锐点头,他却是不想首先在国内出版。如果先在国内出版讲义的话,再想翻译成英文就难了,国外的学术出版商也不是好说话的。相反,若是先在国外出版的话,引进国内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很容易推广。这就不是矫情了,而是切切实实的利益相关和效率问题了。

  金教授不知道杨锐的心这么大,更没看出杨锐搞的《基因组学》会有如此大的价值,只当杨锐是文青病犯了,并没有在意。

  杨锐有些被提醒,回到家里,亦是开始整理讲义,将《基因组学》前面6章先写成了英文——对他来说,这份工作是很简单了,原版的基因组学照抄是不行的,复述却是没问题,几天时间写完,再找几个国外的大型出版商的名字寄出去,主要工作就完成了。

  杨锐相信,借着美国电视网的宣传,国外的出版商应该还是很愿意试一试的。

  相比单纯的论文,刷一脸的学术专著又是另一番风味。

  第737章 挺杨

  杨锐将论文寄了出去,剩下的时间,就想专心的抓几条头犬回去。

  他的要求太高,够水平的往往不愿意拼命,能拼命的往往不够水平。

  当然,后者永远是比前者多的。80年代愿意拼命的人太多了,农村里,愿意为一百块而拼命的青壮年没有5亿也有4亿,然而,他们最好的出路仍然是去建筑工地和工厂。

  实验室里的工作很简单,重复性工作也非常多,按道理说,99%的工作,都只需要普通初中生毕业生的水平就足够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