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就是从小麦的收取,到磨制成面粉,中间隔着或长或短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小麦是会生虫的。——通常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很简单,那就是打药,农药。

  把小麦摊在场上,摊薄薄的一层,然后拿个喷头,从头到尾像浇花一样地,喷洒着农药。这样一来,虫子什么的自然得靠边站。

  说实话,在这样的喷洒过程中,农药究竟有多少渗进了小麦内部,又有多少残留在小麦表皮上,方天还真不知道。但是,用脚趾头来想的话,残留在表皮上的,应该是大多数吧?

  这就是方天支持在面粉制作过程中,把麦皮去掉的理由。

  去麦皮是为了口感与“视感”,算是精加工的一种,但是去麦胚……唔,去麦胚其实也是精加工。

  麦胚是小麦的所有活性物质所在,活性物质么,就从这个“活”字,望文生义地来看,就能看出其不怎么“老实”,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不把麦胚去掉,面粉的保存期会变得很短,时间稍长,就变质了。

  对商家来说,这当然是极端不利好的消息。

  所以,加工过程中,麦胚要去掉。另外,麦胚因为其特殊的营养保健功效,其价格……

  综上所述,撇除农药残留等方面的问题不谈,只说面粉,前世普通家庭日常所用的面粉,基本可以定义为,是去除了一切营养物质的单纯的能饱肚子的东西。

  这样的面粉及其制物,吃了之后,能“不饿”,但已谈不上任何滋养。

  一粒小麦,其最精华的地方,是麦胚,其次,是麦皮,最后,才是那所谓的面粉。而去除了麦胚与麦皮后的面粉,正是所谓的“去精取粗”,又或者“买椟还珠”。

  但那是大工业化或者说商业时代的必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其实别说没条件的城市居民了,就是有条件的那些自种小麦的农村甚至于山村,都基本不搞自己磨面了,而是换面。

  理由很简单,实惠,而且省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