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旭觉得,玻璃可以走奢侈品路线,反正市面上没有,垄断的生意还不好做吗。

  玻璃杯,玻璃盘,玻灯瓶,玻璃壶,玻璃镜,玻璃首饰,哪样放出来不能圈钱。

  在弄出一批精品,送到皇宫与达官贵人手上,并将制作成本说的贵些,上有大儒的名头罩着,下有赈灾新贵的头衔,该打点的也一样不少,人做得好,这生意就差不了。

  就算有人窥视,不知道玻璃的制作成本,又没有秘方,也不会贸然下手。

  只要撑个三五年,让王家编制出自己的网,小风小浪也就不算什么了。

  再往后,拖个十年八载,王旭自己就能立住,也不需要再看别人的眼色。

  心中有了想法,王旭就开始物色人选。

  玻璃的制造方式,说简单也简单,只是没人捅破那层纸而已。

  为了避免秘方外传,工匠上一定要牢牢把关,只选那些身世清白,愿意买入王家为奴的人。

  这种人很好找,灾情过后,三十多万灾民留在了九泉镇,有王家的名号在,不怕找不到人用。

  有之前的恩情在,在加上卖身为奴,签了死契,还报备给官府,这种人就跑不掉了。

  就算有人起了歪心思,打算叛主,也可以在安保上下功夫,实行工匠是工匠,护院是护院,互不干涉的双轨制。

  另外,法海的师傅,不是金山寺的主持么。

  和尚最爱钱了,也可以给金山寺添一笔香油钱,请金山寺的高僧来坐镇,防止宵小之徒。

  儒界可是有术法的,防着工人自乱的同时,也要防着有世家大族,驱使江湖术士盗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