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357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毕竟朝代越靠后,科举考试就越难。

  就如天朝的高考,上世纪8、90年代的题目,比起两千后后的出题,难度绝对不是一个级别。

  甚至元朝之后的科举题目,考官出题的目的,已经不再说考学问,而是如何刁难学子。

  出题那是越偏僻越好。

  8个学子见到石仲魁那么年轻时,心里还有些怀疑和不安。

  但仅仅只是一上午的交流,8人提问,石仲魁回答,很快便有人跪倒在地,诚心想拜石仲魁为师。

  石仲魁却在心里叹息一声。

  回答了三十几个问题,很快便发现这8人中,很多人连完整的《论语》《孟子》都背不出来。

  即便刘秀进京求学4年,他也背不出完整的《尚书》。

  不是这些人蠢,而是想学,那些掌握的学问的老师即便教,可不是入室弟子,往往都只教一部分。

  当然,石仲魁也发现自己在大周学的四书五经,和这年代的经书有不少差异。

  稍微一想就知道,后代完整的经书,是经过无数先人增减过,才慢慢成形的。

  但这难不倒石仲魁,京城内可以说,绝对是经书最集中的地方。

  晚上偷偷去各个书院、学堂、世家走一圈,只用了十来天,轻易就利用空间农场,可以用意念抄写的办法,抄写下完整的各类经书。

  甚至石仲魁还发现,即便是同一本经书,各家流传下来的竹简上,居然也有不同的地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