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第一条他不大明白,问道:“为什么麦收以后价格会最高?”

  苏老头得意洋洋的说:“柳编行业是手工编织,麦收的时候,大家忙着收麦子,没人有空编织,收完麦子,大家都有时间干活了,这时候大工厂的订单就会往农户手里分散发放,工厂就需要大量的柳条,明白了?”

  穆东确实明白了,也暗自庆幸,遇到这么一个行业前辈,让自己少走不少弯路。

  一切商量妥当,苏老头给家里人打了招呼,随着穆东去了小学校。

  第二天,穆东让穆大国开车,带着苏老头四处考察,确定需要资助的老艺人去了。

  苏老头首先确定了自己熟识的同行里,需要资助的,重点是年龄大,手艺精,自己没有种植柳条或者柳条绝产的。这样一来,先确认了大约十几个人。其他的名额,就需要去各个镇上、各处村里到处走访了。

  于是,苏老头到了陌生的村子后,就宣称自己是大东工艺品公司的技术员,需要找一些年龄大的老艺人,加工一些精细的货品。

  去了老艺人家里,慢慢的聊,了解对方家里的情况,有没有种柳条啊,收成怎么样啊,也就知道了此人是否需要资助。

  这样下来,每天都能找到一些备选的人员,然后苏老头慢慢的对比一下,又删去一些。最终用了大约十天的时间,100个老艺人的名单终于确定了。

  这期间,穆东只短暂在小学校待了两天,就去了泉城陪肖肖和老妈,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待在泉城,穆东很是放心不下,把学校稍微安排一下,就跑了回去。

  况且,第三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在肖肖的肚子里。

  6月10日,接到苏大爷名单搞定的电话,穆东回了鲁南。芒种已经过去好几天,鲁南的麦收基本上都结束了。

  而此时柳条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了白条每斤4.5元,蒸条每斤10元。关键是有价无市,市面上可以流通的柳条极少,谁都捂着货不动。

  穆东决定动了,虽然他知道,还有一些上涨的空间,但是他不想再等了。真正卡在高位上,太惊险了。

  中午,穆东通过苏大爷的朋友圈,放出了计划销售柳条的消息。两个小时候,穆东就被堵在了小学校办公室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