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干脆。

  于是,在李牧死后仅三个月,赵国也很干脆地被秦国灭掉。有如此荒谬昏聩的君主,秦的统一实在大快人心。

  李牧死后一千多年,跟他同名的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了句很发人深省的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对人而言也是如此。都是自己找死,怨不得他人。在白起伐赵归来,因病歇息的时候,秦派王陵攻打邯郸。失利。秦王等白起病愈,召他替代王陵,白起分析形势,不肯答应。请范雎敦促,更加没有戏唱,被他推说旧病复发。于是,改派王龁接替王陵。秦王的怨恨自那时种下

  第七章

  而这同时,赵国与魏国出现了几个照亮历史的人物,他们的光芒,丝毫不减地穿越两千多年的光阴,为我们所牢记。

  一个是毛遂,在平原君食客中看似庸碌无为的一位。现今我们知道毛遂自荐的故事,知道脱颖而出的成语。朱亥与侯赢。信陵君窃符救赵。他们都是一时豪杰。

  而他们的出现,全因了那一场长平。

  乱世出英雄。

  人们崇拜英雄,却不期待乱世。古今中外,人们都曾幻想有美好国度,是谓桃花源、乌托邦。我一直把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看似纷繁热闹花团锦簇,却根本不懂得生命本该如何,我行我素,直到弄得遍体鳞伤。

  在华夏的土地上,战火连天的岁月成了一种记忆。打开电视,看疆土以外血肉横飞的战场,总觉得遥远。遥远到我们失去了对战争的痛恨与畏惧。不关我事。只是政治。时事考试。生孩子是人最难以忍受的痛苦,然而即使是这种剧痛,也会轻易遗忘。那么我们,用什么去拒绝战争?

  在写完这两人的故事后,我怀疑是不是只作了古文翻译,用白话说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是否该编造一些奇闻逸事,或者传奇花絮,多些宫廷阴谋,儿女情长?人们厌恶雷同,可偏偏习惯仿制。如果没有爱情、缺少女色,故事很难让人津津乐道。

  我再次把目光投向窗外。从我在的二十三楼看下去,整个人民广场一览无余。今天云层堆积,下层是乌云,上层则被阳光照耀,显出明亮鲜艳的白色。我时常为云所迷惑。这是我最爱看的自然,从没有一天相同。

  太阳下,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天,又是同样的。你,我,他,将成为历史。

  然后,幕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