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师傅们说:“谢皇上!”

  等几个师傅站起来,小赵皇帝说:“朕需要制一种新武器,这种武器要上天,我们的人也要上天。下地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经摔。人在里面,振动太大。你们的藤编,在落地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人在里面,摔下来就不会受到伤害。”

  小赵皇帝在这里说,藤编师傅就像在听神话。皇帝是天子,就是老天爷的儿子,上天怕什么?只是说要编藤编,这与自己的专业是对口的。

  小赵皇帝又说:“朕准备编的叫吊篮。宽四尺,长六尺,高三尺。”

  一个师傅说:“这么大呀?”

  一个师傅说:“圣上要这么大,就编这么大!再大与再小,道理是一样的,都是要筋骨把他撑起。大东西,用的藤条就要粗。如果藤条不够粗,还要几根来增加它的粗细。小的就需要把原料破开划小。圣上考虑到上面摔下来,受不了,就需要在底部增加一道底边。就像背篼的底部加那个底子一样。我们这个吊篮的底子还要加长。下地的时候,首先撞的底部,人在里面受振动就小。”

  小赵皇帝说:“师傅,你说得很对,我们里面要装人装油,还要装炸药,骨架要粗,四个角要吊绳子,上面的四条边也要结实。”

  管藤编的官员说:“圣上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小赵皇帝说:“就是尺寸就按宽四尺,长六尺,高三尺。具体做法就按刚才这个师傅讲的办。”

  管藤编的官员说:“圣上已经说了,关键是承受得了重量,经得起摔。现在大家就去干吧。”

  小赵皇帝见吊篮已经不是问题了。就离开了藤编厂,到雨布厂。雨布厂的已经是小块缝制已经完成,进入拼缝大块的阶段。现在自己也可以不需要考虑。

  小赵皇帝就到红炉房。

  自从自己“发明”了螺丝,使用范围一下就扩展了。大大小小的丝攻,丝母制造出来。这又为以后的机械制造创造了条件。

  小赵皇帝一看,自己今天“最难”的油料的开关、空气的开关。空心螺丝,都由小件师傅做出来了,打气筒的空管也打出来了。

  还有打气筒的空气没有软管与储油桶连接。软管?干脆用铜管,铜管稍微弯曲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