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完成这两项战略之后,才是进攻小亚细亚半岛,为保加利亚夺取足够的生存空间。

  当然了,实际操作中这三项战略肯定是同时实施的,毕竟敌人又不是傻子,凭什么等着你去进攻?

  只是一个侧重点的问题,相比贝尔格莱德其他两项战略目标的紧迫性肯定没有这么严重,毕竟时间拖长了奥匈帝国反应了过来,就成两国的大决战了!

  而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既便是他们反应了过来,也要有实力啊?只要将战场放到了他们的要害上,两国就不得不和保加利亚决战!

  斐迪南不希望过早和奥匈帝国决战,主要是怕提前让奥匈帝国完蛋了引起连锁反应,万一德国人来个临死反扑拖着保加利亚一起完蛋那就惨了。

  相比之下锁住巴尔干门户按兵不动,只是去欺负一下黑山王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就要安全的多,同时也可以向盟友有个交代。

  很明显,这份战略计划不是按军方的意图制定的,在军事上不是最优的选择,但是在政治上却是最符合保加利亚利益的!

  这自然是斐迪南亲自干预的结果,如果从协约国的大局来考虑,保加利亚的第一选择就是直接击败奥匈帝国,和俄国联手先干掉他。

  理论上面对俄、保两国的全力打击下,奥匈帝国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就算是同盟国除了德国之外其他国家全力来援,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一旦德国抽调主力增援奥匈帝国,同时三线作战,就算德国陆军再强也是做不到的,至少他们军队数量就不够!

  毫无疑问,光防守西线没有两三百万军队在,威廉二世都要睡不着觉,英法手中别的不多,就是炮灰多!一旦防线出现了漏洞,英法是不介意牺牲几百万炮灰来赢得这场战争的!

  这种情况下,德国人能够用在东线的军队就不多了,最多也就两三百万,如果只是一个方向对上保加利亚或者是俄国人还行;但是兵分两路,那就不一样了,即便是有同盟国军队配合也不行!

  至于以一敌二,或者是以一敌三的事情,那是双方军队战斗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的,显然这种情况并不存在。

  军事上稳赢的战略,但是在政治上却是败笔,斐迪南可没有国际主义精神,协约国太过轻松的赢得这场战争,对保加利亚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331.六十三章、导火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