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处不胜寒,换言之人间暖。这一种‘恐不胜寒’的心理,十分类似嫦娥奔月的神话,在人们心中,‘嫦娥应悔偷灵药’,在客观高度上远离人间,情感上是否也能割舍人间美好?出世与入世,是每一个文人士子传统的精神困境时面临的选择,如果要留在人世,就必须承受悲欢离合,接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接受‘照无眠’。但如何过一生,以什么态度过一生,却又是可以选择的……”

  苏轼选了“千里共婵娟”,空间上的愁绪在空间里消释。

  “……人和月的情感联系,在视角的转化中构建一种美。抬头仰望的是地上能团圆或不能的人们,而低头的是月亮,苏轼把情思寄托于月,于是他就到了月亮的高度,成为“月亮”,千里婵娟,他也低头看到了子由。”

  子瞻看到子由,而江寄看到小舟。

  于是他前头说的那一连串话,好像都来贴合他的真心。

  他的小舟,趴在窗户旁,脸藏一半露一半,就像月亮一样。大白天哪有什么月亮,皎皎的只有心上人。

  ……

  下课了,学生们去食堂汇合,江寄和小舟则走两步并肩。

  江寄说:“下次可以直接进来。”

  小舟摇摇头,江寄知道小舟还是基于怕打扰的体贴。随后江寄又问中午想吃什么,小舟答得随便,这哪里像平时的他。

  江寄就问:“怎么了,从刚才到现在都心不在焉的。”

  江寄自然知道和他有关,和小舟听了他上课有关,那他就更要问,平时多沉稳,在爱里都冒进。

  小舟忍了忍,实在忍不了。

  他轻声说。

  “可是我现在想和你牵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